屈服小说网

屈服小说网>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 > 第175章 借巧匠改造滩涂地 秦淮河访友遇老登(第3页)

第175章 借巧匠改造滩涂地 秦淮河访友遇老登(第3页)

你们工部的所有匠人,除了包每日两顿吃食外,俸禄全部按照朝廷发放的俸禄多加三成足额发放,绝不克扣,每月干的好了还有奖金。”

管事们一听,眼睛都亮了起来,如此优厚的待遇,他们自然是乐意干活的。

大少接着说:“大家好好干,等码头建起来,咱们先把眼面前这一片改造出来,其他的再一步一步的改造,这一片滩涂改造,估计没个三五年是搞不定的。

这事儿够大家干上好几年的了,不过大家放心,不会让你们吃亏,以后随着工程进度的推进,大家的俸禄还会逐步增加。

别的本公子不敢说,但可以保证的是在这里的改造完成之前,各位的生活绝对不会差,保证你们每天都能吃的饱饱的,穿的暖暖的,还是那句话,好好干,少不了大家的好处。”

工部的管事和工匠们直接被程风的画的大饼砸得头晕脑胀的,纷纷表示会全力以赴,一定会把这片荒滩改造成可以种植的良田。

这时,吴钟带着松江府负责土地管理的官员,还有金山卫指挥使,指挥同知,指挥指挥佥使等人一起过来,拿着核对好的地图和金山卫签字的文书与程风交接。

有了勘定好的边界图,程风心中有了底,并把这里的工作交给了吴自用的团队负责。由他们和工匠们商议码头和滩涂改造的具体方案。

方案确定好后,便在松江府大量招募劳动力,兄集中力量建设好码头,同时开展排水填洼的工作,争取尽快在这片荒芜的滩涂地上,整理出一片能居住人的地方来。

大少要等到这里有了可居住地之后,他再过来进行一些更具体的安排,规划好永久性道路,并确定政府机构,银行,军营,纺织厂等设施的具置。

再离开上海县前,大少一直在强调,工人吃饱饭的重要性,要求吴自用一定要监督好工地的伙食,必须保证每一名工人都能吃饱,盐必须足够。

交代好细节,程风在董家码头叫来负责与台湾传递消息的通讯兵,把几份图纸和一封密封好的书信,锁进了一个铁盒子里,又上了封条,盖了私印,让他把这盒子送到台北交给机械厂的袁老太爷。

安排好了浦东的工程,程风这才回到南京,刚到南京城门口就遇着在台北支教回来的秀才们也要进城,陈子龙,黄宗羲,吴昌时,陆世仪等秀才三十余人。

程风笑着迎上去:“子龙哥哥,各位哥哥们,你们怎么一起回来了,是有什么事吗?”

陈子龙笑道:“我们回来参加秋闱呀,支教归支教,这科举还是要考的。”

程风扫视了一圈人群,没有看见宋应星和方以智:“宋院长和方师兄怎么没回来?”

黄宗义笑道:“方师兄说,现在干的事情更适合他,他已经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就不来参加考试了,宋先生已经是举人,不用来参加秋闱,他明年春闱的时候会回来。”

程风哈哈一笑:“原来如此,既然大家遇上了,今日我做东,请哥哥们去酒楼吃饭。”

众人欣然答应,一同前往酒楼。进了包间,酒菜上桌,大家边吃边聊。

程风询问起台北支教的情况,陈子龙感慨道:“当地百姓对知识极为渴望,孩子们也十分刻苦,苏禄郡主也是在教学上下了很大的功夫。

只是那旧港始终是发展缓慢了一些,教学资源实在有限,我们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黄宗羲也点头附和:“是啊,若能多些书籍和教具就好了,那些学校里,圣人经典还是太少太少。”

程风心中暗笑,圣人经典少,这才正常,多了才不正常呢。

嘴里却说道:“哥哥们辛苦啦,那旧港宣慰司脱离祖国母亲一百多年了,刚才回到母亲的怀抱,一切基础都很薄弱,这是很正常的。

不过没关系,只要我们努力慢慢的去改变,总能把它改变好的,我们要对自己有信心,对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有信心。”众人听了,纷纷称赞程风有担当。

酒过三巡,众人都有些微醺,原本热烈的交谈也渐渐变得轻松起来。这时,不知是谁突然提到了即将到来的秋闱,一时间,桌上的气氛变得有些凝重。

陆世仪皱起眉头,面露忧色地说道:“如今科举竞争如此激烈,真不知道这次秋闱的结果会怎样啊。”

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焦虑,似乎对这次考试的结果颇为担忧。

程风笑道:“哥哥们才学渊博,不必担忧。而且即便科举不顺,也还有其他道路可走,像我如今不也混得好好的。”

大家听了哈哈大笑。

黄宗义直言不讳:“谁能和你虚谷公子比,你就不是一个正常的人,你走的那条道也不是一条正常人走的道。

除了你自己,天底下没人走得通,谁照你这条路走,谁都得死。”

大家都觉得很有道理,纷纷点头称是,气氛也愈发轻松起来,这顿饭一直吃到很晚,众人尽兴而归。

第二天,闲来无事,程大少爷竟然奇迹般的早起,就是怕柳隐去学习了,找不到人。

大少刚起来就让人去找柳隐,他要看看让柳隐设计的锯齿银圆的设计方案画的怎么样了?

不一会儿,柳隐拿着设计图匆匆赶来。大少接过图纸,只见那锯齿银圆的设计精美,线条流畅,锯齿纹路均匀而规整,中间还刻着独特的图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