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风拍了拍手:“这事还早,接下来要先找工部的人好好规划一番,看看能不能想到办法,让那全是沼泽的滩涂,尽快的变成可使用的土地。
这可是个超大工程,怕是没有几百万两,搞不下来呀,咱们加快速度回南京,把这事尽快落实。”
想从工部租借匠人给自己干私活,这可不能从明面上走流程,只能是暗地里操作,这样大家都能混口饭吃,比走正规渠道牢靠多了。
回到南京,大少就去国子监找到杜文忠,再由杜文忠去转述给他爹工部尚书杜士全知道,大少要租借工部搞河道和营造的所有工匠。
杜文忠听了程风的请求,拍着胸脯保证:“大少放心,有钱不赚那是王八蛋,出钱租借那些匠人,工部白拿钱又不吃亏,没有不答应的道理。我这就去跟我爹说,他肯定会答应的。”
杜文忠风风火火地找到杜士全,把大少要租借工部匠人去浦东改造滩涂地事情一说,杜士全心里暗喜,这发财的机会不又来了吗!
杜士全捋了捋胡须,皱了皱眉装模作样的解释:“此事为私活,原是不应该答应的,但是,谁让人家是巡察使,官大一级压死人啊。
巡察使大人需要,这忙怎么也得帮,我先和工部的各位同僚商量商量,有了结果你在去传话。”
没过几天,杜文忠带来消息,工部的工匠可以暗中租借给他,但是工部需要两万两的风险保障费,租赁期间工匠的所有花销,饷银全由大少这里负责,工部不再支付任何费用。
程风听后,不加思索便点头答应:“没问题,两万两风险保障费是应该的,必须出。工匠帮我家干活,所有工匠的花销和饷银由我家承担更是理所当然。”
生意就这样顺理成章的谈成了,大少让吴自用给工部送去了两万两的风险保障费。
又过了几日,工部营善司和都水司的几个管事就带着负责实际工作的工匠们来到了御驰街雀羚坊程家大院。
程风大喜,立刻着手安排,在南京城里租车行包下了十几辆马车,带着工匠头们去黄浦江东实地勘察,确定最容易治理的地段。
又派吴钟去松江府找方岳贡,请他派出负责土地管理的官员来确实金山卫的边界在哪里。
当柳隐跟随大少来到黄浦江东,站在董家码头看着江对面的荒山滩涂,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就是一百万两买下的荒芜之地,荒芜是真的荒芜,除了水洼就是荒草,连片成样的树林都没有,但是,这也太大了一点?
“少爷,这么大的地,怕是得有几百万亩吧。”柳隐实在是估算不出来这到底有多大的。
“不知道,可能有百万亩吧。”大少没敢说实话,他要说可能有一千多万亩,怕工部那帮家伙听到之后心生嫉妒。
“程大人啊……”
“打住,这里没有什么大人,只有东家和雇工,再不能叫错了。”工部的一名管事刚一开口,就被大少打断,纠正了他的称呼。
那管事嘿嘿一笑,改口道:“小东家,东边这片滩涂怕是不容易改造啊,全是积水和洼地。
想要解决,就得开挖河道把积水排放出去才行,小的估计没有百万以上投入,怕是解决不了。”
果然没错,后世改造浦东新区不就是到处开挖河道排水嘛,那可是现成的经验包,多省心的例子,照着学习就是了。
程风心中早有预料,要改变浦东的环境,只有开挖人工河道这一条路可走:“无妨,只要能解决,钱不是问题。你们好好看看,对面在哪个地方建码头最合适?
不管我们要如何做,必须得把对面的码头先建起来,有了码头,大家进进出出才方便。”
工匠们听闻,立刻散开去仔细勘察。大少带着大小管事们沿着黄埔江岸往上游走。
走了好远的地方,到了一处大转弯,才有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工匠上前说道:“小东家,依我看,在那片地势稍高且靠近江水较深的地方建码头比较合适,那里能减少不少填洼的工程,而且水深足够船只停靠。”
程风顺着老工匠所指的方向看去,位置好像就是后世东方明珠所在的位置,正好在黄浦江的回形大转弯处。
码头建在回水湾的下游平静区,正好可以避开水流的直接冲击,确实是一个好地方。
如果有必要,也可以从这回水湾的上弯口挖一条引水渠到下弯口,正好建一个水力发电站,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大少点了点头,表示认可这名工匠的提议,便决定以这个地方为起点,先在两边挖掘排水的人工河道,把这一片的水排出去。
“像这样的滩涂,确实只能开挖河道才能把水排得出去,既然要挖,那就一次性到位了,先以这个大回湾为中心,左右各挖一条宽十丈,深二丈的水道,必须保证中小型船只能够进得来。”
管事深深的叹了口气:“这样挖好是好,只是挖掘这样的两条排水渠,又要让上万百姓来服这苦徭役,劳民伤财呀。”
程风笑道:“这位大叔多虑了,我又不是官,怎么可能让百姓来此服徭役!社会主义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我程风筹集来的银钱,取之于松江的富豪,用之于松江的百姓。
来这里的所有劳作人员,一天包两顿吃食,每人每天五十文工钱,绝无拖欠,绝无克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