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公门的高邻多,附近就不会有泼皮无赖滋扰,十分清净,各路消息也灵通。
那女子却笑,“公门人多着呢,算不得什么,哪里比得上妹子你呢?年纪轻轻就置办恁大家业。”
生意人钱多,流动亦多,便如候鸟,来了又去。她居住此地七年有余,邻居前前后后却换了六次,也不晓得这次来的又如何……
初次见面,她未细说丈夫在何处任何职,明月也不细问,来日方长嘛!
巧慧年纪小,最爱热闹,一整日都在笑,结果傍晚得知要回家,哭了,“明姐姐以后都不在咱们家住了么?”
明姐姐知道好多有趣的事儿,喜欢陪我玩,还会给我编草蚂蚱呢!
绣姑哭笑不得,“大好的日子,快别哭,你明姐姐熬出头,有了自己的屋子,你若想她,常来就是了。”
不解释还好,一解释,巧慧越发体会到分别的意味,继续大哭。
她腿短,这么远,要走多久才到啊!
小孩子的感情真挚而热烈,明月也被带得眼眶泛红,过来搂着软乎乎的小姑娘安慰。
绣姑一家帮了她太多,骤然搬走,明月也伤心。
良久,巧慧才抽抽噎噎地停了,从小荷包里翻出珍藏已久的石头,摸了又摸,最后才恋恋不舍道:“明姐姐,给你玩。”
那是一块小狗形状的白色天然卵石,最妙的是狗头位置有两块黑斑,活似双眼,去年巧慧捡到之后便爱不释手,几乎日日把玩,如今早被摩擦得油润发亮,漂亮极了。
小孩子肯将心爱之物送出,意义非凡,明月郑重地接了,又跟她拉钩,约定要做一辈子的好朋友。
第35章
一气折腾到二月初七,明月才得空停下来喘口气。
期间绣姑帮忙物色租客,顺利将隔壁租了出去。租户是一家四口,因儿子来这边书院求学,又恐他为富贵繁华所迷,学坏了,便举家搬迁。
白日儿子出去上学,当爹的在城中某布庄与人做管事,只有母亲带着小女儿在家绣花卖,因怕给恶人盯上,便欲在好地段租房。
这几日明月专门找邻居打听了,得知因附近风气极佳,似那等带正经书房的开阔正房,租金极贵,单租少说要八两。
厢房便宜些,可也不会少于六两。
邻居女郎还好心提醒她,“分租大家差不多都是这个价,你便不好太低了。”
容易得罪人。
如此一t来,若都分别租出去,一个月就有二十两!
但这家人想整租,又是来求学,少说三年不会挪地方,便要讲价。
合心意的久租客实在难找,作为房东的明月自然也愿意省事,“我这里家具都是齐备的,又是好料子,你们只将铺盖带来就能住,委实没有太大讲头。一季分租是六十两,整租五十五两,这么着吧,若你们一次付整年的,就算二百一十两,如何?”
银子到手里就能钱生钱,略让一些也值了。
二百多两对普通百姓而言无异天价,然这家人言语斯文,衣衫整洁,手指也都细腻白净,显然不以下等体力活儿谋生。
最关键的是,那女人是苏州人!做的是苏绣!
明月可太知道苏绣的价值了。
苏绣精细,做得极慢,可能一个、几个月甚至几年才得一副,但小小的一副就能卖十几、几十两!大的卖到几百两的也不在少数。
果然,那夫妻俩飞快地对视一眼,痛快付了整年租金。
如此一来,算上之前买房剩下的,如今明月手中便有六百两了。
天气渐暖,市面上的新式布料陆续上新,明月连着跑了几日,将各色薄缎、绫罗纱绮绡都买了些,凑够三十匹。
其中以纱、绮、绡三样最薄,用丝最少,叠起来五六层依旧能看清肌肤,望去好似晨间山雾,有烟雨朦胧之美,此三者工艺最高,虽只薄薄一卷却最贵,没有一匹低于六两。
其质轻若无物,手感极佳,尤其适合做罩衣、帷帽、发带和披帛,春日常见微风,于踏青之日穿着,必有凌空翻飞、飘飘欲仙之感。
但明月之前毕竟没卖过这些,也有些忐忑,三种只拿了八匹,花了将近六十两。
到底是春日,北方暖和不到哪里去,另外提花、染色的薄缎要了十二匹,各样花色的镂空绫罗要了八匹,又花一百二十两。
明月注意到,薛掌柜对她的态度再次发生了变化,变得更郑重,也更亲近。
细想原因,不外乎买房和贩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