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玉素甫李龙很高兴,看到玉素甫的儿子李龙也很开心。
有儿子的人见到别人的儿子通常会比较一下,不过眼下明明昊昊和玉素甫的儿子年龄差距有点大,这个巴郎子有点靦覥,看到李龙还有些不好意思。
李龙和玉素甫聊了几句,买了些特产,想着头一次见面,得给这小家伙送点见面礼,他现在包里能拿出来的就是刚从刘工那里买来的籽料玉器。
不过让李龙有些意外的是这巴郎子不要,倒是对李龙顺手掏出来的打火机很感兴趣,李龙便把这铁皮打火机送给了他,巴郎子非常开心,有点爱不释手的样子。
李龙心说可能他家里玉多吧,但亏了啊。毕竟这玉放几年价值能翻好多倍,那打火机放几年,一次性打火机出来,这种煤油打火机就停产了。
想着这趟去燕京公干,可能会认识一些人,李龙便四下转转,看到这一条巷子最里面还有一个木头架子,上面摆着几十把做工非常漂亮的短刀,还有皮质刀鞘。
李龙看了挺高兴,这玩意儿当个工艺品送人不错,他走过去挑了起来。
老板不怎么说话,也不怎么招揽客人,就任凭李龙自己去挑,挑完之后李龙才问价。
这时候这些人没那么臭毛病,你想买就买,不想买就不买,问价后如果价格不合适可以讲,讲不通不买就是了。
后来曾经有一段时间被惯的不像话了,只要拿起来,那就是说你要买——扯蛋。
当然,四十年后,好了。
一把刀十块钱,李龙知道县里卖的通价是八块,他便说道:
“阿达西,我买的多,五把,三十五块钱怎么样?”
“不行不行,三十五块钱太便宜的很了。”老板是个有些黑瘦的小伙子,一听李龙说的价格,急忙摆手,“最低四十块钱……”
“行。”李龙爽快的应了一声,开始挑刀鞘。这时候刀子和刀鞘不是摆在一起的,刀子摆在架子上竖起来,用一根绳子挡着,牛皮刀鞘则在架子下面的横板上摆了一堆,自己去挑哪个合适就行了。
短刀的刀把上镶嵌着彩色的玻璃或塑料,铜把手,修饰的很漂亮。
以前很早的时候镶嵌的是宝石,后来塑料出来了,就换了材料,这样便宜。
这里卖的刀子都比较直,只有在刀尖的部位会弯一些,有两种,一种就是普通的短刀,一种是夹把刀子,可以把刀刃折回到刀把那种。
李龙付了钱,把刀子放进背包里——如果算工艺品的话,带去燕京应该没问题吧。
买了之后李龙才想起来运输的问题,不过他也没想着退货,带着东西和玉素甫告别——走的时候看到玉素甫的儿子还在那里把玩着打火机,看来是真的喜欢。
回到招待所,没一会儿工作人员就过来带他去晚饭,怎么说呢,接待是很热情。
第二天准备出的时候李龙见到了陈向东,第一时间给他说了自己的问题。
“你是说打算把这几把刀子带到燕京去送给那边的朋友?”陈向东问道,“就这几把是吧?”
“对,就这几把。”
“那不会再带回来了吧?”
“当然不会,过去就要送人的。”
“那没问题,上火车的时候我们走特殊通道,到时安检的时候我会给工作人员说明的。不过你得保证这些刀子不会用于其他用途……”
“不会不会,这些刀子都没开刃。”李龙笑笑说道,“就是送人的,毕竟看着挺漂亮的对吧?”
“嗯。”陈向东没怎么看出来这刀子有多漂亮,当然主要是这边民委给人送礼物,送的那是真的镶嵌宝石的各地名刀,不止英吉沙,还有其他几个地方的。
李龙这种一看就是制造工艺比较粗糙的,还真不入他的眼。
领导在外面为他们两个送行,然后有专车把他们送到火车站。果然如陈向东所说,他掏出工作证以及文件,带着李龙先行上了车。
嘿,虽然每个人都在抨击特权,但享受特权的感觉真好。
俩人都是下铺,把行李放好,休息。
一路上李龙想着自己好歹是先进个人,所以就一直帮着乘务员,有乘客有困难他也帮。
结果后来陈向东小声告诉他,让他还是安稳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