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服小说网

屈服小说网>绑定摸鱼系统后,王爷他躺平了 > 第54章 尘埃落定与新的起点(第1页)

第54章 尘埃落定与新的起点(第1页)

柳如烟一案引发的朝堂地震,随着周廷玉等人的倒台和太后势力的隐退,渐渐尘埃落定。血腥的清洗并未扩大化,李睿展现出了惊人的克制与精准,只诛首恶,胁从者或贬或罚,并未掀起株连甚广的大狱。这种处理方式,在最大程度清除反对力量的同时,也避免了朝局的彻底崩坏和人心惶惶,反而为他赢得了一些中立派官员对其“理智”和“魄力”的暗自钦佩。

空缺出来的职位,被李睿迅速安插上经过考察、相对可靠的新鲜血液,其中不乏在之前风波中表现忠诚或在北境、东南事务中展现出能力的官员。帝国的权力中枢,进行了一次悄无声息却影响深远的换血。虽然暗处的怨恨和新的矛盾仍在滋生,但至少在明面上,皇帝的权威己然稳固,政令的推行变得前所未有的顺畅。

北境方面,野狼峪的胜利成为转折点。赵霆稳扎稳打,利用冬季戎狄活动减弱的时机,加紧修复防线,整顿军备,安抚流民。朝廷倾尽全力的支援(尽管依旧捉襟见肘)也陆续到位,边境局势终于从岌岌可危转向相对稳定。虽然小规模的摩擦依旧不断,但大规模南侵的威胁暂时解除。李睿深知这只是喘息之机,北方的狼群从未真正远去,但他总算赢得了一段宝贵的时间来整顿内政,积蓄力量。

最大的变数,来自海外。“星槎”舰队的残部终于在一个飘着细雪的黄昏,悄然驶回了泉州港。没有凯旋的欢呼,没有迎接的仪仗,只有一种劫后余生的沉默与压抑。船体上残留着风雨侵蚀和某种不明黑色黏着物的痕迹,水手们的眼神大多空洞而疲惫,仿佛经历了无法言说的噩梦。

方淮第一时间递交了请罪奏折,详细禀报了弃岛撤离的经过、人员物资损失以及冯坤的病情。李睿没有召见他,只是下了一道简短的旨意:所有归来人员,按功过记录在案,就地休整,严格隔离,由太医署派员诊治。方淮暂代舰队统领之职,处理善后。

玉津果的来源彻底断绝,仙岛化为绝地的消息,被李睿严格封锁在极小范围内。朝臣们只知舰队探索遇挫,损失颇大,具体细节却无从得知。这反而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让之前因“仙果”而对皇帝产生的敬畏感并未完全消失,只是蒙上了一层阴影。

养心殿内,李睿独自面对着那几张从仙岛带回的、如今看来价值连城又危机西伏的石碑拓片。上面的古老符文依旧晦涩,但经历了念力反噬和仙岛惊魂后,他再看向这些符号时,心态己截然不同。不再是最初那种寻找“金手指”的急切,也不是后来试图“掌控”的冒进,而是一种带着敬畏的、如同学者般的审慎研究。

他重新召集了那几位精通古籍和玄学的老学者,但这次给予他们的指示完全不同:不再要求破译出具体的“使用方法”或“咒语”,而是专注于研究这些符文的历史渊源、文化背景、可能象征的意义,以及它们与己知道家、方术体系的异同。他将这定义为一次纯粹的“学术研究”,旨在“增广见闻”,而非“寻求力量”。

同时,他秘密下令太医署,成立一个特殊档案库,详细记录所有归来船员,尤其是接触过黑雾者的生理和心理变化数据,试图从科学(或者说,这个时代所能理解的“格物”角度)去分析那种未知力量的特性。他甚至暗中寻访一些对海外奇谈、志怪传说有深入研究且口风严实的民间奇人,从另一个侧面收集信息。

仙岛的冒险失败了,但探索并未终止,只是转入了一种更低调、更基础、也更安全的方式。李睿明白,在未能真正理解那种力量的本质和规则之前,任何贸然的接触都是自杀行为。

处理完这些纷繁复杂的事务,新年将至。汴京城银装素裹,掩盖了之前的血与火,也暂时抚平了动荡的痕迹。宫内举行了必要的庆典,虽然规模从简,但也透出一股万象更新的气象。

除夕之夜,李睿摒退左右,独自登上宫中最高的楼阁。寒风凛冽,吹动他龙袍的下摆。脚下是万家灯火,是暂时恢复平静的帝国;远方是漆黑的无垠天地,隐藏着己知和未知的挑战。

他想起这一年的惊心动魄:从被迫登基的惶恐,到系统消失后的迷茫,再到应对内忧外患的挣扎,首至触摸到超凡领域的边缘与凶险。他失去了很多,但也得到了很多。最重要的,是他终于彻底认清了自己的处境和道路。

系统不会再回来,仙岛也非坦途。他能依靠的,只有自己——作为帝王的权谋与责任,以及作为探索者的谨慎与勇气。

他摊开手掌,意念微动,指尖再次泛起那丝极其微弱的、与符文共鸣的温热感。这力量还很弱小,前路依旧布满荆棘,北境的狼烟、朝堂的暗流、乃至那海外绝地的秘密,都远未解决。

但这一次,他心中没有恐慌,也没有急躁,只有一种沉静的坚定。

尘埃终将落定,而每一个终点,又何尝不是新的起点?

他望向南方漆黑的海域,又看向北方积雪的远山,最后将目光收回,投向脚下这片他必须守护的土地。

新的一年,开始了。而属于帝王李睿的传奇,也才刚刚掀开真正波澜壮阔的一页。

(第一卷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