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处,朝阳已完全升起,林间光影斑驳,宛如命运交错的纹路。
最终,连山信将护心镜摘下,握在手中。刹那间,一股炽热气息自胸腔爆发,他的双眼变得一片金黄,如同熔化的黄金流淌于瞳孔之中。
“我想起来了。”他喃喃,“那一夜,我在娘亲腹中听到的第一个声音,不是哭喊,不是祈祷,而是钟声。一口巨大的铜钟在地下敲响,七十二声,对应七十二具尸体。然后有个声音说:‘孩子,别醒来,等他们全都聚齐再说。’”
他抬头望天,嘴角扬起一抹近乎神性的微笑:“现在,他们都来了。”
就在此时,地面微微震颤。东南方向,一股阴寒之气冲天而起,伴随着若有若无的诵经声,仿佛万千僧侣同时低语。
“不好!”田忌脸色剧变,“那是金鳞盟总坛的方向!他们开始启动‘千灯阵’了!传说此阵需一千名童男童女的心头血点燃长明灯,才能召唤地底佛国现身!”
“而今天,正是千年一遇的‘双日叠影’之日。”戚诗云感应着天地异象,“阴阳交汇,生死界限最薄之时。若是让他们成功,整个中原都将沦为佛国净土,活人变傀儡,死者复行尸。”
“我们必须阻止。”卓碧玉拔剑,碧光冲霄,“不管我是不是什么媒介,这一世,我要为自己而战。”
“那就去吧。”连山信重新戴上护心镜,压制住体内躁动的魂力,“但我们得兵分两路。我和戚诗云去金鳞盟总坛破坏千灯阵;田忌带卓碧玉潜入神京,找到东厂‘影组’的档案库,查清楚那块血玉真正的来历,以及……它和我母亲之间的关系。”
“若我们在途中死去呢?”田忌问。
“那就让后来者记住。”连山信望着三人,一字一顿,“真正的忠义,不在效忠某个帝王,而在守护这片土地上的炊烟与灯火。”
四人再度击掌为誓,随即分道扬镳。
连山信与戚诗云踏雾而去,身形渐隐于山岚之间。而就在他们离去半个时辰后,原地落叶无风自动,缓缓拼成八个字:
**“鹰已离巢,网已张开。”**
与此同时,神京城外三十里,一座废弃驿站内,赵无咎摘下鬼面,跪在一面铜镜前。镜中倒影并非他自己,而是一位身披袈裟、面容慈悲的老僧。
“他们都逃了。”赵无咎低声禀报。
老僧微笑:“逃得好。唯有自由之身,方能完成宿命。告诉其他三位‘守门人’,时机将近,青铜门即将开启。”
“可是……”赵无咎犹豫,“连山信已经开始觉醒,若他真成了明王,世间还有谁能制衡?”
“制衡?”老僧轻笑,“你以为四鹰护法,真是为了保护明王吗?不,孩子。我们存在的意义,是当他失控时,亲手将其再度封印。”
镜面波光一闪,老僧身影消散。
赵无咎久久伏地,终于起身,望向北方天际。那里乌云密布,电光隐隐,似有一口巨钟正在缓缓升起。
而在金鳞盟总坛的地底大殿中,千盏血灯已然点亮。中央高台上,一名披着金鳞斗篷的老者举起权杖,高声吟唱:
“弥勒下生,明王出世!今以万灵之血,恭迎圣主归来!”
话音落下,整座山脉剧烈震动,岩壁裂开,露出一扇布满符文的青铜巨门。门缝中渗出金色光芒,伴随着低沉的呼吸声,仿佛有什么沉睡已久的存在,正缓缓睁开眼睛。
连山信与戚诗云站在洞口,望着那扇门,彼此相视一眼。
“准备好了吗?”她问。
“等这一刻,等了一辈子。”他答。
两人纵身跃入光中。
千里之外,皇宫深处,皇帝抚摸着血玉,忽然轻笑出声。
“终于……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