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服小说网

屈服小说网>臣心匪石 > 江南骨17(第1页)

江南骨17(第1页)

元宵夜的姑苏城,化作一片流动的璀璨星河。

天幕未完全沉入墨色,沿河垂柳上已燃起千百盏莲灯,烛火摇曳在微寒的晚风里,把黑丝绒般的河面晕染成流光溢彩的绸缎。

长街两侧,形态各异的灯山渐次点亮,流光溢彩的鱼龙灯,憨态可掬的生肖灯,精巧绝伦的走马灯次第争辉。

将攒动的人潮、喧嚣的市声、甜腻的糕点香与炸货的烟火气,全部熔铸进这沸腾滚烫的人间烟火里。

临街小茶馆的二层窗边,初霁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几乎粘在了窗棂上,小鼻尖兴奋地翕动着。

那些拖着瑰丽光尾在人群中摇头摆尾的鲤鱼灯,在她眼中堪比神迹。

秦卿许递过一块热腾腾的桂花糕,看着小姑娘鼓起腮帮子小口小口啃着,嘴角还沾着糖屑的模样,心头那处被惊惧冻僵的地方,似乎也被这窗外的热闹与手中的温热一点点融化开来。

他看向桌子另一侧的人。

云初见静静坐着,那顶白色的纱帽遮掩了他所有的表情,只有挺直的鼻梁和紧抿的薄唇线条透过轻纱隐约可见。

他面前的茶早已凉透,昨夜驿站收到的密函仿佛烙铁般烫在他掌心,江南织造局转运使蒋同,联合数位本地豪绅官员,已布下香火局,定于今夜酉时三刻在观音庙前设坛献鼎,美其名曰为万民祈福,实则强征香火银。

密文最后一行字迹凌厉。

以户征,男丁每人年奉福缘银三两。

三两。

云初见指节捏得泛白。寻常四口之家,刨去苛捐杂税,一年盈余能有一两半已是极限。

三两?这是要榨干百姓最后一丝骨血,这是把人往绝路上逼。

他昨夜便欲叫停此行,直扑庙会。

可目光触及窗边,初霁正指着楼下一个会喷火的杂耍艺人,激动地拽着秦卿许的袖子,小脸因兴奋而通红,眼中闪烁着许久未见的、属于孩童的纯粹光彩。

秦卿许也微微前倾身体,认真地看着,唇角因初霁的雀跃而弯起一个放松的弧度。

她需要这一刻的热闹,来冲淡血色的噩梦和一路的惶然。

秦卿许……大约也希望如此。

喉头微动,云初见将那份足以点燃他怒火的密函,重重按回袖中。

此行南下,为防打草惊蛇,几乎只带了些盘缠,一把古朴到有些陈旧的剑和秦卿许。

此时此地,除了一个内力尚未完全恢复的秦卿许和一个懵懂无知的孩子,他身边再无倚仗的利刃。

所有的刀锋与算计,都只在这玄色龙袍和白纱之后的一人脑中。

他沉默地随他们下了楼,汇入灯海人潮,随后又隐入另一波人海。

万千灯火在他眼前的轻纱上流转变幻,仿佛隔着一层琉璃看着另一个热闹繁华却虚假的人间。

酉时三刻将近,城中心那座巍峨的观音庙,彩灯高悬,亮如白昼。

巨大的铜香炉立在高高的法台中央,映着四周的灯火,折射出冰冷而沉重的光。

法台之上,一位身着青色鹭鸶补子官袍、面如满月的中年官员拈香而立,脸上挂着悲天悯人的笑意,正是蒋同。

他身后几位同样身着官袍的人垂手肃立,仿佛一群泥塑的罗汉。

冗长华丽的祝祷词诵毕,蒋同将长香插入香炉,青烟袅袅升腾。

他手持铜铸扩音喇叭,对着台下黑压压的、一张张或敬畏或茫然的百姓面孔,声音带着伪装的慈悲和不容置疑的威压,清晰地铺展开来。

“诸位乡亲父老,今日元宵盛景,万家灯火,然心灯不燃,难近佛门。”

“江南去岁水患频仍,皆是民心蒙尘,福缘浅薄所致。”

“今日良辰,祈愿诸天佛菩萨大放光明,护佑我江南一方水土永保安宁。”

“然神明慈悲,亦需凡尘信力供养,敬香供佛,心意诚,香火足,方能打通这天地福祉的关节!”

他微微停顿,扫视全场,满意地看着人群的骚动被他带来的威压慑住,声音陡然转高,充满鼓动的蛊惑。

“为表官民一体,共襄盛举,本官泣血祈求,江南道上至官员巨贾,下至黎庶小民,不分贵贱,共担福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