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蓉知道,要想说服杨过出山,获得小龙女的支持是不够的,关键在于穆念慈。
杨过丧母多年,如今母亲死而复生,在他心中的地位自然是无可替代的。
若穆念慈不点头,任她黄蓉有天大的本事,也休想让杨过离开这片世外桃源。
她在山坳中转了一圈,终于在溪边的一处平台上找到了穆念慈。
这位杨过的生母正独自坐在一块青石上,手中拿着针线,正在为杨过缝补衣裳。
阳光透过桃花洒在她身上,为她那温婉的容颜镀上一层柔和的光晕。
她依旧穿着那件素青长裙,朴素得如同山野村妇,可那夸张的身材却怎么也掩饰不住。
即便是坐着,那对巨乳也在胸前形成惊人的弧度,将衣襟撑得紧绷,仿佛随时要绷裂开来。
“念慈姐姐。”黄蓉轻声唤道,脸上挂着温和的笑容。
穆念慈抬起头,见是黄蓉,连忙起身相迎:“蓉妹妹,你怎么一个人在这里?过儿和龙儿呢?”
“他们各自有事,我便出来走走。”黄蓉在她身旁坐下,目光落在她手中的衣裳上,姐姐真是贤惠,亲手为过儿缝补衣裳。
穆念慈脸上露出温柔的笑意:“过儿这孩子,练功时总是不小心,衣裳经常破损。我闲着也是闲着,正好为他做些针线活。”
黄蓉看着她那副慈母的模样,心中暗叹。若不是昨夜亲眼所见,谁能想到这样一位温婉贤淑的女子,竟会与自己的亲生儿子做出那等乱伦之事?
“姐姐,”黄蓉斟酌着开口,“昨日我与过儿谈及襄阳之事,他无意出山相助。我想,也许你能说得动他。”
穆念慈手中的针线微微一顿,温声道:“过儿他……已经厌倦了江湖纷争,只想在此安度余生。蓉妹妹,你就别为难他了。”
“姐姐此言差矣。”黄蓉正色道,“如今蒙古大军压境,襄阳危在旦夕。过儿武功盖世,若能出山相助,必能挽狂澜于既倒。这不仅是为了襄阳百姓,更是为了天下苍生啊!”
穆念慈依旧低头做着针线,声音轻柔:“蓉妹妹说得有理,只是……天下之大,英雄豪杰何其多,何必一定要过儿出面呢?他在这里过得很好,我也不愿他再去冒险。”
黄蓉见她态度坚决,心中暗暗叹息。
其实,穆念慈的态度也在她意料之中。她对穆念慈这个人也算是有些了解的。
当年的穆念慈虽然也算是女中豪杰,但她的性格本就偏向温和内敛,对家国大义的热忱远不如郭靖、黄蓉这样的人物。
她更多的是一个传统的女子,心中所想的不过是夫妻恩爱、儿女情长。
更何况,她的一生可谓是坎坷多舛。
年少时爱上杨康,却不知对方是金国奸细;后来杨康死去,她独自抚养杨过,历尽艰辛;好不容易儿子长大一些了,她却因病去世。
如今死而复生,能与儿子团聚,她最大的愿望就是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天伦之乐,哪里还会去关心什么家国大义?
在她看来,天下兴亡,关她何事?她只要儿子平安快乐,便已足够。
黄蓉深知这一点,便换了个角度:“姐姐,我知道你疼爱过儿,不愿他涉险。可你想过没有,过儿如今正值壮年,武功又已臻化境,若是一直窝在这山坳里,岂不是埋没了他的才华?”
穆念慈手中的针线再次停顿,抬眼看向黄蓉。
“过儿天资聪颖,武学天赋更是千年难遇。”黄蓉继续说道,“若能在江湖中历练,在战场上磨砺,他的武功必能更上一层楼,甚至有望超越五绝,成为武林史上的传奇人物。”
“可若是一直困在这里,与世隔绝,他的武功不进则退,他的雄心壮志也会被消磨殆尽。姐姐,你忍心看着过儿这样蹉跎一生吗?”
这番话如利剑般刺中了穆念慈心中最柔软的地方。她的脸色变得苍白,手中的针线颤抖起来。
黄蓉说得没错。穆念慈这一生最大的痛苦,就是觉得自己害了儿子。
当年,她因为杨康的死而心灰意冷,独自带着杨过隐居,让这个孩子从小就缺少父爱,性格孤僻叛逆。
后来她早早去世,让年幼的杨过成了孤儿,在江湖中颠沛流离,受尽白眼和欺凌。
如今好不容易重获新生,她满心想着如何弥补对儿子的亏欠。
这也正是杨过表现出对她身体的迷恋之后,她虽然知道这是悖逆人伦之事,还是半推半就地允了儿子。
可她心底里最怕的就是再次成为杨过的拖累。
“蓉妹妹……”穆念慈的声音有些哽咽,“你说得对,是我太自私了。我只想着自己的快乐,却没有考虑过儿的前程。”
黄蓉见她动摇,心中暗喜,但脸上依旧保持着关切的表情:“姐姐,你不是自私,你是爱子心切。只是,真正的爱,应该是让他去追求属于他的人生,而不是将他束缚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