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服小说网

屈服小说网>为变法,我视死如归 > 第255章 要如何面对王小仙呢(第2页)

第255章 要如何面对王小仙呢(第2页)

第七日黎明,简易木桥建成。列车鸣笛通过那一刻,全体工人列队敬礼。赵昭站在桥头,望着远去的火车,忽然问道:“你们当中,有多少人识字?”

三十多人举手。

“够了。”他说,“只要有一个人能读命令、记账目、写报告,这支队伍就不会散。”

回到东京已是腊月。街头张灯结彩,百姓忙着准备年节。然而赵昭刚入宫门,便接到紧急奏报:江南七省士绅联名上书,称《土地均分法》导致“农务荒废、人心浮动”,请求“暂缓执行,恢复旧制”。

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份奏章竟由三位曾任内阁大学士的老臣领衔,其中一人还是赵昭幼年启蒙老师。

当晚,赵昭召集群臣议事。殿内炉火熊熊,气氛凝重。

“老师带头反我?”他在御座前踱步,声音平静,“他们忘了是谁家的孩子饿死在田埂上了吗?”

无人敢应。

良久,一位年轻御史起身道:“臣查实,这三人近年收受江南豪族巨额馈赠,其子侄均娶豪族之女,田产亦悄然增至千亩以上。所谓‘为民请命’,实为保私利耳。”

赵昭闭目片刻,再睁眼时已无波澜:“明日诏告天下:凡参与联名者,无论官职高低,一律停职审查。家中田产超过百亩者,须公开申报来源;若有隐瞒,按贪赃论处。另派巡土使团进驻江南,重新清丈土地,设立‘百姓申诉台’,允许佃户当面指控地主。”

有人颤声劝阻:“此举恐伤士林体面……”

“体面?”赵昭猛然转身,“一个连穷人都活不下去的王朝,还有什么体面可言?!”

三日后,江南震动。苏州城外,巡土使团召集万人大会。一名白发老妪拄拐上台,抖着手掏出一纸血书??那是她儿子被逼租致死前咬指所写。她哭诉道:“我家三代为奴,租种李家二十亩田,每年缴租十八石,剩下两石不够糊口!如今新政给我执照,我终于有了自己的五亩地……可那些读书人说这是‘乱法’?他们读的书,难道不是吃人肉写的吗!?”

台下群情激愤,怒吼如雷。李氏家主当场被捕,田契焚毁。短短半月,江南七省清理非法占地三十余万顷,发放土地执照四十七万份。

与此同时,宪章院完成《司法独立法案》审议。新法规定:所有案件不得由行政官员干预,法官由全国统一考试选拔,终身任职,非经弹劾不得罢免。百姓可直接向巡回法庭起诉政府行为。

颁布当日,东京万人空巷。国子监前竖起一块巨碑,镌刻全文。一群孩童围着诵读:“**国家不得随意拘捕公民,执法须依程序,证据确凿方可定罪。**”

有个孩子问先生:“那要是皇上犯法呢?”

先生答:“皇上也要受审。”

孩子睁大眼睛:“真的吗?”

先生郑重点头:“真的。因为宪法面前,人人平等。”

消息传到宫中,赵昭正在练字。他听了之后,提笔写下八个大字:“法立则国固,令行为政清。”然后盖上玉玺,命人送往各地刻碑立石。

除夕之夜,赵昭未宴群臣,独自登上皇城角楼。远处万家灯火,爆竹声声。他取出王小仙留给他的那本《千字文》,翻开最后一页,上面有一行她颤抖的手迹:“儿啊,娘不识字,但我知道,你要做个好人。”

泪水无声滑落。

这时,一名侍卫匆匆赶来:“殿下,岭南快驿!阿禾姑娘病重,托人送来遗物。”

赵昭猛地站起,接过包裹。里面是一本破旧的教案,扉页上写着:“我教过的每一个孩子,都是光明的种子。”另有一张全班合影??十几个衣衫朴素的孩子站在村塾前,手举自制的小旗,上面歪歪扭扭写着:“我们要当法官!”“我想造火车!”“我要写宪法!”

最后一行小字是:“殿下,我没能看到那一天,但我知道,它一定会来。”

赵昭紧紧抱住那本书,久久不动。

正月初一清晨,一道诏书传遍全国:“自即日起,全国所有学堂,每逢开学第一课,必讲阿禾事迹;每年清明,师生共祭教育英魂。另设‘光明奖学金’,资助十万寒门学子完成师范学业。”

春回大地之时,第一条跨江大桥在长江上游竣工。赵昭亲临剪彩。桥头立碑,铭文由百名小学生轮流执笔,每人写一字,组成一句话:“**这桥不属于哪一个人,它属于每一个走过它的人。**”

典礼结束,赵昭登上归途列车。车厢里,几个孩子正叽叽喳喳背诵课文。

“什么叫公民?”一个小女孩问。

男孩抢答:“就是不管你是皇帝还是乞丐,都要遵守同样的规则!”

“那皇帝会不会生气?”

“不会!”小女孩骄傲地说,“因为我们都在帮他守护宪法呀!”

赵昭躲在隔间,听着童音清脆,嘴角微微扬起。

他知道,这条路还很长,还会有人倒下,会有背叛,有阴谋,有血雨腥风。但他也知道,有些火焰一旦点燃,就再也无法扑灭。

列车穿过隧道,驶向东方。晨曦初露,照亮铁轨延伸的方向??那里,无数学堂的屋顶升起袅袅炊烟,琅琅书声随风飘荡,如同新生的潮汐,涌向一个不再跪拜的黎明。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