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王后何曾看过这等阵仗?
她下意识一慌,却见窦长秋淡定地不得了,简直到了视而不见的境地。
似想到了什么,窦长秋转过身,笑着安慰她:“王后莫怕,内史衙署不会眼睁睁看着他们斗殴的。这也是天子恩德远播,长安文风鼎盛的证明啊。”
说着,眼底闪烁着骄傲的光芒,吴王后:“……”
吴王后彻底噎住了。
第179章
乘着马车一路进宫,吴王后才知道太学正在筹备,作为天子、太后钦定的官学,引来全民关注也是情理之中。
话剧,医学院,太学……
不过数年而已,长安仿佛变了一个样,叫她眼花缭乱,无所适从。
窦长秋“友情提示”的话题,她一个都插不上,吴王后笑容越发勉强。窦漪房见此,便也不再提,示意一旁的内侍递上清茶,让王后放松放松。
至于有没有达到效果,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除却世子刘贤,跟着一起拜见太后的,还有吴王的庶长子刘璐、庶次子刘南,二人都是六岁的年纪,亦步亦趋跟在嫡母身后,稚嫩的脸满是惶恐。
一步步走进长信宫,吴王后半点都不敢直视高坐的女人,下拜的时候,头深深地垂了下去:“侄媳参见太后,恭祝太后身体康健,长乐未央。”
“你来了。”吕雉放下书卷,唇边笑容若有若无,“一路可还顺利?”
“托太后与陛下的福,一切安好……”
吕雉叹道:“你一人抚养几个孩子,着实不容易。”
“这便是贤儿吧?”她朝后头的孩子招了招手,当即有人把吴王世子带了上去。
吕雉牵起刘贤的手,又看向他的两个哥哥:“贤儿当下还小,再长个几岁,就和兄长一起去太学读书。璐儿南儿倒是满了年岁,日后吃住都和同窗一起,也不用劳累你看顾。”
太后声音轻缓,牵起刘贤手的那一刻,却是狠狠攥紧了她的心脏,吴王后想要大喊放开她的儿子,可她不敢!
“诺,”她兀自恭敬道:“太后体恤,侄媳感激不尽。”
……
“行了,束脩的事,自有官吏告知于你,快去王府休顿吧。”等吴王后一行人告退,吕雉抚了抚衣袖,“她倒是怕哀家怕得紧。”
怕是在吴王家眷眼里,她们来到长安便是寄人篱下,任人宰割,大长秋道:“只盼着这位王后能本分些。”
“不本分便把爪子剁了。”吕雉全然不放在心上,她很忙,哪里有空陪一个侄媳伤春悲秋,太学的种种,她得帮着越儿出主意。
这些日子,多的是勋贵大臣找上她,没关系的托关系,声泪俱下想要多求些名额,就是周勃这些老人也心动了,想要应聘太学的老师,教授军事课程。
师生情不是玩笑的事,一维系就是一辈子。譬如后世的科举,座师与赴考学子天然就是一个派系——何况在尊师重道、讲究义气的当下,只要教出一个日后的将军,就能让整个家族受益匪浅!
桃李遍天下的梦,谁不想做?
连樊哙都扭扭捏捏求到了她头上,吕雉觉得好笑,她也不包揽,只说:“军事课程归越儿管。”
陛下的聪慧,他们已经习惯了,于是众人一合计,趁着艳阳高照的日子联袂见天子。
许是疯狂心动的人太多了,但凡军功起家的彻侯,没有繁重文职在身的,都有些跃跃欲试。闹到最后,不是三公九卿都不好意思应聘,刘越瞅了瞅名单,太尉周勃,大将军樊哙,建成侯吕释之……
居然还有个中尉陈平。
陈师傅来凑什么热闹?刘越惊呆了,往下看去,正在练兵的襄侯韩信和维棘侯彭越也报了名。
作为和他情谊深厚的武师傅,刘越心不由得偏了一偏,在他神色凝重,正欲画圈的时候,忽然想起樊哙是他亲姨夫,吕释之是他亲舅舅——好像哪个都不好偏袒。
于是陛下嘀咕:“要不要开后门呢?”
赵安:“…………”
这年头,韩将军和彭将军也要竞争上岗,赵安人都要晕了。
郅都同样不能冷静,他掐了掐自己的虎口,忍住脱口而出的“臣也想旁听”,止不住地羡慕起了第一届太学学子!
梅花司司长情绪向来不外露,就连他有些失神,何况其他人。
刘越翘着腿想了半天,最终拟定好一个主意,对前来面君的应聘者道:“卿等都是大汉的顶梁柱,朕一个都舍不下,军课初定三个名额,不如公平竞争。”
小陛下的眼里透出难过,望向他们的视线全是不舍,由太尉周勃带头表示理解,谁能不懂陛下的纠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