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服小说网

屈服小说网>汉 母后我不想努力了 > 132140(第17页)

132140(第17页)

这下,连陈平都有些沉默。

前来平遥的路上,他一直在深思。据他分析,他的学生与代王狼狈为奸、不,兄弟联手,让养牛成为代国风靡的活计,却不知成果竟是如此斐然——

先帝在的时候,有那么多牛给他吃,给他杀么?

时代变了啊。

陈师傅觉得这事不能深入去想,转眼抛在脑后,高高兴兴地吃了起来。见张良依旧秉持着养生之道,牛肉只夹了几筷子,陈平皱起眉心,伸出罪恶之手,飞速把他的盘子挪到跟前。

张良面色不变,淡淡望了陈平一眼。

原本后日的边塞之行,他不准备带上曲逆侯,如今看来,还是捎上的好。

……

幸福的日子持续了三天。刘越撑着鼓鼓的肚皮,忽被太傅告知,要去北边一趟——他们游历代国的目的,就是为了体验百态,看一看边塞的生活。

好不容易劝服哭包四哥,让他好好在平遥养牛,并艰难拒绝了代国军队的跟随,刘越不得已,接受了薄太后两大袋牛肉干,仔仔细细地挂在腰间。

张良赞同刘越不欲高调的想法,却让内侍准备了数套诸侯王裳服,摆放在车厢的箱子里。

自来到云中郡,眺望着草原,莫名有些怅然的陈平道:“有卫队跟着,大王的安危绝不用担忧,留侯这般,岂不是多此一举。”

张良笑而不语。

云中郡,水头寨。

云中在雁门西北,这里没有雁门关守护,地势平坦,尤其是紧挨草原的边寨,遭匈奴劫掠之灾最多。作为北邻匈奴的第一线,不论是哪个边寨,男女老少人人尚武,不是虚言。

然而勇武热血的氛围里,混进了一股奇怪的画风。

寨门口的简陋瞭望台上,大汉一边打磨锄刀,一边大声和地上的同伴争辩:“依我看,云中的牛场牛膘最肥,雁门的最是瘦弱!”

底下的同伴不甘示弱:“明明雁门乃第一牛场,休得胡言!”

他们争执不休,就拉来了一个路过的年青人:“不如叫我们水头寨的牛官来评评理。魏尚你说,哪个郡的牛场排名第一?!”

魏尚:“……”

寨门口竖起耳朵听的刘越一愣。

魏、魏尚?

真是他?

出身云中,年龄好像对得上。如果的确不是重名……

未来驻守边关几十年,让匈奴闻风丧胆的云中郡守都去养牛了,刘越肃然起敬。

四哥,真有你的!

第140章

只听寨门口一阵安静,名为魏尚的年轻人停下脚步,似在思考。

瞭望台上的大汉催促他:“魏二,你可要公正评判。谁不知道咱们水头寨的牛官,去岁评比可是两郡第一!让那雁门的几个牛官灰溜溜地走……”

与他争执的同伴不高兴了,他出身雁门,即便与妻儿长居于此,雁门郡也是他的故乡所在:“你说谁灰溜溜地走了?”

“……”魏尚瞅准空隙,步子一跨,逃开了事发地。

不知什么时候起,养牛成了代国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对于深受匈奴劫掠困扰的边寨而言,血脉里流淌的热情与尚武,让他们的讨论更为热烈。如果发展出斗牛业务,他们定是争先恐后,踊跃参与的第一批。

魏尚不知想到什么,笑着摇了摇头,七拐八绕来到自己的房屋。

推开门,妻子迎了上来,颇为欣喜地道:“冯三托人送来了信,好像是说他发达了,郎君你看看。”

魏尚一愣,连忙接过,仔仔细细地读完。

冯三是他幼时的玩伴,待冯母病逝,便毅然而然去往长安,说要试一试上林苑兵卒的选拔,以图出人头地。因为前途实在未卜,冯三不愿草率地拉他一起,说不如他先去长安探路,等安稳下来,再邀兄长同行。

前些年的家书,总是断断续续地递过来,魏尚能够读出冯三的不得志——冯三如愿进入了上林苑,可惜并非从军,只是干些杂活。可今儿信里写的,却大不相同,冯三说他通过了材官选拔,从此戍卫宫中,还得到了梁王殿下的赏识,天子与皇太后亲自接见了他!

魏尚有些瞠目。

昔日的玩伴摇身一变,就这么飞黄腾达了,他感慨过后,却也实在为冯三高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