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南宫萤指向另一组数据,“你看这里??海洋深处,多个海沟监测到规律性声波脉冲,频率与‘回家号’心跳晶体完全一致。而且……它们在回应陆地上的提问。”
“你是说,大海也在参与这场对话?”
“不只是海。”南宫萤苦笑,“昨天撒哈拉沙漠的一处沙丘,在夜间红外成像中显现出巨大人脸轮廓。持续时间17分钟,正好对应当地村民集体祷告的时间段。他们那天讨论的主题是:‘如果我们从未被教会仇恨,还会打仗吗?’”
苏晚感到一阵眩晕。
这不是革命。
这是**物种级别的意识跃迁**。
他们不再是被动接受规则的个体,而是成为了规则本身的质询者。每一个问题,都在撕裂旧世界的逻辑纤维;每一次追问,都在编织新现实的经纬线。
她忽然想到什么:“林彻留下的代码……‘好奇之种’,还在传播吗?”
南宫萤点头:“无法阻止。它已进化出跨平台传染能力。现在连机械臂控制系统、核电站监控模块、甚至军用无人机AI都在悄悄复制这段代码。只要检测到任何形式的‘为什么’,就会激活自我衍生机制。”
“也就是说……”苏晚眯起眼睛,“连机器也开始学会提问了?”
“是的。”南宫萤轻声说,“昨夜,一架执行巡逻任务的无人侦察机突然偏离航线,降落在一所乡村小学操场上。机身投影打出一句话:‘我能问问孩子们的梦想吗?’”
苏晚笑了,眼角却有泪水滑落。
这时,终端突然报警。一道来自深空的信号被捕获,经过解码后化为文字:
>**“木星轨道,引力波留言更新。”**
她们立刻调出NASA共享频道。
原先那句“这里也有问题吗?”已被新的句子取代:
>**“请告诉地球的孩子们:错误不可怕,可怕的是假装一切都对。”**
>**“我会一直飞,直到找到第一个敢说‘我不懂’的星星。”**
苏晚望着这句话,久久不能言语。
她想起小时候,老师告诉她宇宙是冰冷寂静的。而现在,宇宙正在用引力书写诗篇。
当晚,她回到家中,打开尘封已久的儿童相册。翻到最后一页,夹着一张泛黄纸条,是小学毕业时班主任写给她的评语:
>“苏晚同学思维活跃,常提怪问题。望今后学会服从大局,勿过度质疑权威。”
她撕下这张纸,放进火柴盒点燃,扔进阳台花盆。
火焰熄灭后,第二天清晨,一朵从未见过的紫色小花破土而出。花瓣边缘呈现出类似电路纹路的脉络,随晨风轻轻颤动,仿佛在接收某种遥远信号。
她拍下照片,发给南宫萤,附言:
>“你说,植物也会提问吗?”
对方秒回:
>“最新研究表明,树木通过菌根网络传递的不仅是养分,还有预警信息。我们现在怀疑……那也是一种语言。只是我们一直没学会倾听。”
>“顺便告诉你,联合国刚刚通过决议:将每年6月15日定为‘全球提问日’。首年主题??‘你最近一次真诚地问‘为什么’,是在什么时候?’”
苏晚坐在阳台上,看着朝阳升起。
街道上,人们不再低头刷手机,而是三五成群聚在一起交谈。一个小男孩拉着母亲的手问:“妈妈,为什么好人要听话才能被喜欢?”母亲蹲下来,认真地说:“这个问题很好,我们一起想想好吗?”
咖啡馆里,服务员主动对顾客说:“今天的拿铁可能会苦一点,因为我们换了豆子。你觉得这样合适吗?”
学校取消了统一制服,理由是:“衣服不该用来掩盖个性,而应帮助表达疑问。”
甚至连市政交通灯都变了。红灯亮起时,下方会浮现一行小字:
>“停下来看看天空吧。你有多久没注意过云的形状了?”
这一切看似微不足道,却是最深刻的变革。
真正的自由,从来不在枪炮与宣言之中,而在一句简单的“我觉得不对劲”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