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服小说网

屈服小说网>红楼之黛玉长嫂 > 104第 104 章(第1页)

104第 104 章(第1页)

黛玉自宫中归来,已是暮春时节。太后虽对她颇为赏识,然朝堂之上,风浪未平。摄政王虽暂退一步,却并未真正放弃对女学的压制。她心知,此事若不能彻底解决,日后仍会成为女子入仕之路上的一道坎。

江南书院内,诸事渐稳,然黛玉心中仍有隐忧。那名投井身亡的士绅之女,虽已查明是受人陷害,但幕后之人仍未完全浮出水面。宝玉在京中虽多方奔走,然朝中势力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他几次来信,言辞中皆透露出一丝疲惫。

这一日,黛玉正于书房批阅学生课业,忽见小翠神色匆匆地进来,低声禀道:“夫人,京城来了急信。”

黛玉接过信笺,展开一看,果然是宝玉亲笔所写:

“……近日朝中风向有变,摄政王暗中授意御史台,拟上奏请求废除女子贡试之制。太后虽不允,然其势渐强,恐久拖不利。我与几位开明大臣商议,欲请太后亲自召见你,以期借你之口,再陈女子入仕之利。望你早作准备。”

黛玉看完,眉头微蹙。她虽曾进宫面圣,然此番若要再度入京,便非只是修书问策那么简单。她深知,自己若再入京,便是真正踏入权力漩涡之中,势必引起更大争议。

她沉思片刻,提笔回信:

“……愿为天下女子尽绵薄之力。然入京之事,须得谨慎行事,以免反遭掣肘。可否先由你代为试探太后之意?若确需我前往,届时自当奉诏。”

信送出后,黛玉便开始着手整理书院事务,并命人将《女学实录》进一步修订完善,以备随时呈递朝廷。与此同时,她也加强了对学生的教导,尤其注重她们的礼仪、言谈与胆识,务求她们将来即便面对权贵,也能从容应对。

数日后,宝玉回信,称太后已有意召见,只待择日下旨。黛玉遂收拾行装,准备启程。

临行前夜,宝玉特地从京城赶来,二人在桂花树下相坐良久。宝玉望着她,眼中满是担忧:“你若入京,必成众矢之的。我不怕他们攻讦你,只怕他们会用更阴狠的手段对付你。”

黛玉轻笑:“我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只会吟诗作赋的林家小姐了。如今,我既立于风口浪尖,便不能再退缩。”

宝玉握住她的手,低声道:“我会一直陪着你,无论风雨多大。”

黛玉点头,目光坚定如星:“我信你。”

次日清晨,黛玉便启程赴京。

入京之后,果然风波再起。摄政王虽未明言反对,却在背后煽动舆论,指责女子干政,更有御史联名上奏,要求限制女子入仕之权。然太后对此颇为反感,加之黛玉进宫后应对得体,引经据典,条理清晰,令许多老臣亦不得不重新审视女子教育之意义。

几日后,太后召见诸位重臣,正式提出让黛玉参与修订《女训》一事。此举虽未涉及政务,然已是对女子地位的一大认可。摄政王虽心有不甘,然太后之意难违,只得勉强应允。

黛玉自此频繁出入宫廷,协助太后再定《女训》新本。她在书中加入诸多女子辅政、持家、治国之例,并强调女子应有独立之志、才德并重。此举虽引来保守派非议,然因其内容严谨、论述有理,竟渐渐赢得不少开明士人的支持。

然而,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一日,宝玉秘密来访,面色凝重:“宫中传出消息,有人意图对你不利。”

黛玉微微一笑:“我早有准备。”

宝玉皱眉:“你怎还笑得出来?”

黛玉缓缓起身,走到窗前,望着宫墙外的天色,道:“若连我都畏惧不敢前行,又怎能指望后来者奋勇直前?”

宝玉沉默片刻,终是叹道:“你说得对。但我还是担心你。”

黛玉转身,轻轻抚过他的眉宇:“你只需记住,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为了一个更公平的世界。哪怕只是多一人能读书识字,多一人能自主选择命运,我们就没有白费力气。”

宝玉点头,握紧她的手:“好,我们一起走下去。”

此后数月,黛玉一边修订《女训》,一边密切关注江南书院之事。她深知,自己虽在宫中,但书院才是根本。若书院倒了,女学便无以为继。

她多次致信书院诸教习,叮嘱他们务必维持教学秩序,同时鼓励学生继续实习,不可因一时风波而动摇信念。她甚至亲自安排了几位优秀女学生进入地方衙门任职,以此证明女子确实可以胜任政务。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