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回,上回书正说到,老将军雷山正在议事厅当中和一众将领商议军情。一名军卒突然来报,北辽军又在龙虎关城外列阵讨战。
老将军雷山闻听此言,心里头顿时就是一动。他看了看那名报信的军卒连忙问道:“可知辽军是何人领兵?”
那名报信的军卒闻言,连忙冲着老将军一拱手:“回禀老将军,是何人领兵不得而知。不过,北辽这回出动的不是番兵而是灰衫军,队前的认标旗上写着的是斗大的齐字。”
雷老将军一听说北辽这回出动的是灰衫军,心中当时就是一动。因为,他清楚秦通在北辽的力量大多都安插在灰衫军当中。
雷山心中暗想:“秦将军会不会借着出战的机会让在灰衫军中的力量向我等传信?”
雷山心中这样想着,猛一抬头,正好和秦风的目光碰在了一起。他冲秦风使了个眼色。秦风微微点头,表示会意。
随后,雷老将军看了看众将,缓缓开口问道:“哪位将军愿意领兵出战前去迎战辽军?”
老将军的话音刚落,就见秦风头一个迈步出班,来到帅案前,冲着雷山一拱手道:“老帅,末将不才愿意领兵出战,一定大败辽军!”
雷老将军闻言点了点头,沉声道:“好,秦将军,老夫给你一支令箭,率领三千人马出城迎战,万万小心行事,不可大意。”
说着,雷山伸手从帅案上拿起了一支金批令箭递给了秦风。
秦风伸出双手,接过那支金批令箭,冲着雷山又一抱拳:“末将领命。”
说罢,秦风带着那支大令,转身迈步出了议事厅,飞身上马直奔校场。
等到了校场之后,秦风迅速点齐了三千人马,打开城门,三声炮响,杀出城来,在城外摆开了阵势。
列阵已毕,秦风在队前立马横枪,定睛往对面观看。就见对面也是三千灰衫军,打着北辽的旗号。
在那队前为首的是一员银盔银甲的年轻将领,此人跨下马,掌中端着一口三亭大砍刀,整个人看起来是威风凛凛,杀气腾腾。此人身后的认标旗上写着一个齐字。
秦风上下打量了对面的主将一番,发现认识,正是叔父安插在北辽中的一位重要暗桩齐明。秦风心下顿时了然。
那位说了,齐明为何要领兵出战?还真叫雷山给猜对了,齐明这次出战就是为了给边军传递消息,好等到明日晚间动手。
书中交代,自从齐明送出了箭书之后,秦通和齐明两人在这两天里有暗中商量了不少计划中的细节,以确保整个计划万无一失。
待得两人完善好了计划以后,却发现了个严重的问题,他们没法把具体的行动时间和暗号传给齐军,而这两个对整个计划来说可谓是至关重要。
那位书为何不再射一封箭书到龙虎关。连着两次射箭书,很容易被辽军发现破绽,一旦失了手,那整个计划也就胎死腹中了,搞不好还会弄出其他一系列的麻烦。
因此,为了保险起见,秦通和齐明两人并没有再向龙虎关传箭书。两人只得再寻找其他的办法。
也是无巧不成书,正好今日石磊升坐帅帐,一众将领全都到齐了。石磊当众下令,要派一员大将率领一支人马再去龙虎关外讨战,以便巩固士气。
齐明闻言,心中当时就是一喜,暗道:“还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我正愁着怎么把消息传递给边军,想不到机会这么快就送上门来了。”
齐明心中一阵的高兴,,连忙迈步出班,冲着石磊一抱拳:“大帅。末将不才,愿率领本部人马,前去龙虎关外讨战,定将那帮齐军杀个片甲不留!”
石磊一看是自己的爱将齐明请战,心里头不由得是一阵的高兴,脸庞上不由得露出了一抹欣喜的笑容。
石磊看了看齐明,笑道:“好,齐将军,本帅给你一支令箭,从灰衫军中挑选三千精锐人马前去龙虎关讨战,祝你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齐明闻言,冲着石磊一拱手:“多谢大帅,末将定然竭尽全力,不负所托。”
随后,齐明出了中军大帐,点起了三千灰衫军开营门杀出营盘,在城下摆开了阵势,是讨敌骂阵。这就是以往的经过。
闲言少叙,书归正文。却说秦风和齐明两人在疆场见面,两人同时都认出了对方。各自使了个眼色都已然会意。
随后,秦风提马上前,把掌中的虎头金枪一摆,大喝一声:“对面的败类听着,速速下马投降,本将军还能饶你一条狗命,如若不然,本将军叫你在枪下做鬼!”
齐明也冷笑一声道:“小子,休得猖狂,今日就让你知道知道,某家三亭大砍刀的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