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nbsp;nbsp;nbsp;而次女的亲事,她也早有安排,她的性子活泼直率,吃不了苦,也不如姐姐能够忍耐,那么嫁到亲戚家最放心。尤其是何三郎,一表人才,学问也不错,官宦子弟,姐姐是女儿的婆婆,连婆媳问题都省了。
nbsp;nbsp;nbsp;nbsp;所以,她对女儿道:“以后在家少发脾气,下人们若是败坏你的名声,传到外面去,谁还敢要你。我这里还有金三件,拿去玩儿吧。”
nbsp;nbsp;nbsp;nbsp;“女儿知道了。”二姑娘有母亲给的新玩意儿,倒是释怀了许多。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晚饭间,绿缨送了点心过来,锦娘面色和煦的收下,指甲却掐烂了她的手心。
nbsp;nbsp;nbsp;nbsp;“这些点心你们拿去分了吧,我晚上吃的太多了,现在实在是吃不下了。”锦娘笑着对四儿道。
nbsp;nbsp;nbsp;nbsp;她们这些吃大锅饭的,平日只跑腿做粗活的丫头,要吃点心可不容易,四儿还是跟着锦娘,锦娘会分一些给她打牙祭。
nbsp;nbsp;nbsp;nbsp;四儿拿着很高兴:“还是锦娘姐姐总记得我。”
nbsp;nbsp;nbsp;nbsp;在一旁的秦霜儿似笑非笑,她熟人多,认识的人多,所以非常清楚魏锦娘这是被排揎了,终日拍马屁,还真是拍到了马蹄子上了。
nbsp;nbsp;nbsp;nbsp;她内心当然对锦娘恨,可再恨也很难报复,毕竟锦娘是个出去外面一趟,杯子里的水都会倒了的人,且她只要出去,四儿就留在房里,要做什么动作也难,还很有可能跟上次似的被反杀。
nbsp;nbsp;nbsp;nbsp;锦娘对秦霜儿的幸灾乐祸置若罔闻,陈娘子又奉命为二姑娘做衣裳,她人老道,一眼就看出这位二姑娘是个只要虚荣富贵之人,并不在意衣裳合不合适,只要贵就好。所以陈娘子很快就裁了一身,贵重的云锦遍地,凤头履,领抹和领口都直接描金印彩,但这身二姑娘实在是没法穿。
nbsp;nbsp;nbsp;nbsp;为何呢?锦娘很清楚,谁在自家客厅天天穿晚礼服啊。
nbsp;nbsp;nbsp;nbsp;后来这位挑挑拣拣的,还是穿上锦娘给她做的衣裳去了她外祖家,听说夸她好看的人多了,这些锦娘当然就不知道了,她心底对这位折辱过她的二姑娘不喜,所以尽量少接触。
nbsp;nbsp;nbsp;nbsp;况且,她又有了别的活计,她给二夫人的儿子做了一双金鱼软鞋,二夫人却很欢喜,偏二夫人在给老太太请安的时候提了一嘴,她也给自己留了体面,说是见二姑娘的衣裳穿着好看,是不是叫锦娘的绣女做的。
nbsp;nbsp;nbsp;nbsp;所以,今年大夫人让锦娘帮老太太做一套冬衣。
nbsp;nbsp;nbsp;nbsp;小小的挫折锦娘绝对不会放在心上,她一般遇到挫折都会克服,一个人说她不好,那她就要十个人都说她好,如此那一个人说的话,她就不必在意了。
nbsp;nbsp;nbsp;nbsp;“打不倒我的,一定会让我变得更强大。”锦娘握了握拳头,深吸一口气,拾阶而上,没想到看到目瞪口呆的周存之,她立马正色,似乎刚才什么都没做似的,一本正经的请安:“给二少爷请安。”
nbsp;nbsp;nbsp;nbsp;周存之仿佛也恢复正常,抬了抬折扇:“嗯,起来吧。”
nbsp;nbsp;nbsp;nbsp;有这样一个小插曲,锦娘的心情似乎好点儿,她进门后先给老太太请安,又自量了尺寸,选了料子,又问老太太的喜好。老太太在内宅浸润多年,早已过了争权夺利的年纪,如今是安享晚年的时候,锦娘觉得她脸上虽然有皱纹,但都很舒展。
nbsp;nbsp;nbsp;nbsp;“那等做好了,奴婢再送过来。”锦娘笑道。
nbsp;nbsp;nbsp;nbsp;老太太点头:“唔,天寒地冻的,你们也不容易。”
nbsp;nbsp;nbsp;nbsp;说罢,又让人给锦娘打赏。
nbsp;nbsp;nbsp;nbsp;这个时候姑太太带着梅表姑娘进来请安,锦娘还等了一会儿想找善姐说话,却看善姐把头偏往一方,只和家生子儿或者老太太房里的人搭话,锦娘也只好出去了。
nbsp;nbsp;nbsp;nbsp;回到针线房,她跟方巧莲提起这事儿,哪知方巧莲道:“我还以为只有我觉得不对劲呢,原来她对你也是这样。”
nbsp;nbsp;nbsp;nbsp;陈娘子在旁听着,忍不住摇头:“她这是怕被别人认为她是外头买进来的,想做这府里的丫头呢。”
nbsp;nbsp;nbsp;nbsp;“可是咱们也没惹她啊。”若是针线房的人都对她不好也就罢了,针线房的人也没人惹她。
nbsp;nbsp;nbsp;nbsp;锦娘知道这就是所谓的皈依者狂热。
nbsp;nbsp;nbsp;nbsp;是的,善姐现在越来越受到重用了。
nbsp;nbsp;nbsp;nbsp;她陪着梅盼儿回去的时候,姑太太只让她入内伺候,还道:“我听说你十四了,明年就及笄了吧,你伺候的表姑娘用心,明年许你摆几桌也乐呵乐呵。”
nbsp;nbsp;nbsp;nbsp;善姐喜道:“奴婢多谢太太。”她现在完全把自己当成姑太太和表姑娘的人了。
nbsp;nbsp;nbsp;nbsp;梅盼儿在旁看着书,她其实有自己的贴身侍婢,只是娘现在突然对善姐很好,她也只能接受安排。
nbsp;nbsp;nbsp;nbsp;又说善姐的手艺不错,之前姑太太吩咐的帕子早就绣好了,现下虽然待遇上还不是头等丫鬟,但实际做的事情已经是了。
nbsp;nbsp;nbsp;nbsp;所以,在姑太太喊她过去送糟好的鸭掌、鹅肉脯给何公子的时候,善姐不疑有她。姑太太将来是要在府上长久住下的,便是送些东西给大夫人的亲戚那也正常,毕竟姑太太一应供给都是大房支出的。
nbsp;nbsp;nbsp;nbsp;何三公子虽然是大夫人的亲外甥,可周家并没有区别对待何、窦两位公子,她们都住在二少爷周存之前面的书房,正好三人常常在一处讨论。
nbsp;nbsp;nbsp;nbsp;善姐和三房的小厮关系是同乡,关系不错,因此很快就知晓何三公子住哪儿。
nbsp;nbsp;nbsp;nbsp;却说这何三公子在姨夫姨母家中,这也是因为姨夫是枢密院承旨的缘故,若他能够高中,选官的好坏几乎就是姨夫一句话的事情,除此之外,母亲也同他说过一些终身大事。他们这样的官家衙内和寒门子弟不同,那些贫素子弟多半等到及第成婚,有人甚至三十多岁都还未成亲,可他们官家衙内通常在及冠之前就选好妻子,母亲暗示过他,想让他娶姨母的小女儿,周家二娘子。
nbsp;nbsp;nbsp;nbsp;前儿去了外祖家中,他也见了表妹一眼,虽然只是惊鸿一瞥,但素衣红裙,相貌虽然不十分出众,但气度高华。
nbsp;nbsp;nbsp;nbsp;正想着,见小厮在门外道:“三公子,周家姑太太打发丫头送吃食给您。”
nbsp;nbsp;nbsp;nbsp;周家姑太太?何三公子在外还是颇会看眼色,这周家上下的下人几乎都是一双势利眼,隔壁窦举子就是没钱打赏,虽然不至于怠慢,但总归听到不少闲言碎语,以至于窦举子还得当了自己的衣裳去打点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