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令收到。启动点球情景模拟。模拟点消耗……扫描中……】
瞬间,他的脑海中出现了点球点的画面,对面站着的是世界顶级门将阿利松。他“经历”着一次次走向点球点的过程,尝试各种射门方式:
——射向左下角,阿利松判断正确,扑出。
——射向右上角,角度不够刁钻,被阿利松指尖碰出。
——勺子点球?风险太高,阿利松反应极快,很可能被识破。
——大力抽射中路?阿利松有习惯性向一侧移动的趋势,但并非绝对……
无数种可能飞速闪过。模拟点消耗的速度让他心惊,但带来的信息也至关重要。他发现,阿利松在面对压力巨大的关键点球时,虽然有极强的预判和能力,但他有一个细微的、或许连他自己都未察觉的习惯——在罚球队员助跑的最后一步,他的重心会有一个极其微小的、向自己右侧(罚球队员的左侧)倾斜的预备动作。这并不意味着他一定会扑向那边,但这是一个可以参考的、概率稍高的倾向。
同时,系统也给出了巴西队几名主要罚球手的一些习惯数据,但这并不绝对,点球大战中,球员临时改变主意是常事。
模拟结束,李峰感觉自己的精神更加疲惫,但心中却稍微有了一点底。
“李峰,你第三个罚。”助理教练走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眼神中充满了信任和期待。
李峰点了点头,没有说话,保存着每一分体力和平静。
点球大战开始。
中国队先罚。
第一个出场的是老将吴曦。他助跑,射门!球射向了右下角,但角度不够刁钻,阿利松判断准确,侧扑将球挡出!
0:0!开局不利!中国球迷的心沉了下去。
巴西队第一个出场的是库蒂尼奥。他冷静推射左上角,王大雷判断错了方向。0:1。
中国队第二个出场的是武磊。他顶着巨大压力,助跑,停顿,骗过阿利松,将球推入右下角!1:1!中国队扳平!
巴西队第二个出场的是热苏斯。他一脚爆射中路得手。1:2。
轮到李峰了。
他深吸一口气,踏着有些虚浮却异常坚定的步伐,走向了点球点。整个球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他能听到看台上中国球迷祈祷般的呐喊,也能感受到巴西球迷试图干扰的嘘声。
他将球仔细地放在点球点上,后退,目光平静地看向球门前的阿利松。阿利松张开双臂,微微降低重心,眼神如同鹰隼般锐利,试图给李峰施加压力。
李峰的大脑异常冷静,89的镇定属性在这一刻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屏蔽了所有外界干扰,脑海中回放着模拟中阿利松那细微的重心习惯。
助跑!
步伐不算快,但很稳健。他的眼睛一首盯着足球,没有提前暴露意图。
就在最后一步踏出的瞬间,他的余光捕捉到阿利松的重心,果然有一个微不可查地向其自身右侧(李峰的左侧)的移动!
就是现在!
李峰摆腿,动作看上去像是要射向左下角!但在脚接触足球的最后一刹那,他的脚腕有一个极其隐蔽的转动,射门动作变成了推射!足球却不是飞向左下角,而是首奔球门中路偏右的位置!一个巧妙的、针对对方重心移动的反方向操作!
阿利松被骗了!他果然向着自己的右侧扑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