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死!”麦金泰尔恼怒地瞪了李峰一眼,“你怎么知道。。。”
因斯眼中闪过惊讶:“很好的预判,李。继续!”
几次训练下来,李峰的预判准确率高达80%,令整个教练组震惊。
“那小子像能读心一样,”助理教练对因斯说,“他的战术理解完全不像17岁。”
因斯点头:“我查过他的背景。在中国U17时就是战术核心,教练让他自由组织进攻。这种足球智商是天赋,教不来的。”
训练结束后,因斯单独留下李峰:“明天对米尔沃尔的比赛,我想把你列入大名单。”
李峰的心脏几乎停止跳动!英冠联赛大名单!这意味着他有可能完成一线队首秀!
“但是,”因斯严肃地说,“只是大名单。你大概率不会上场,除非特殊情况。医疗组坚决反对你过早参加正式比赛。”
李峰立即点头:“我明白,先生。能进入大名单就是荣誉。”
因斯满意地拍拍他的肩:“好态度。去准备吧。”
消息很快传开。当李峰回到U23更衣室取装备时,气氛变得微妙起来。
“听说你要进一线队大名单了?”一个U23队友语气复杂地问。
李峰谨慎地点头:“只是大名单,应该不会上场。”
“己经很了不起了,”乔治搂住他的肩,“我20岁才第一次进大名单,你这小子17岁就做到了!”
但不是所有人都这么友善。李峰能感觉到几道嫉妒的目光,特别是那些在一线队边缘徘徊多年的老U23球员。
最让他意外的是戴维斯的反应。U23队长只是淡淡地说声“恭喜”,就转身离开,明显心情复杂。
李峰理解这种感受——他自己也没想到机会来得这么快。
当晚,李峰在进行系统训练时,接到一个陌生来电。对方自称是《泰晤士报》体育版记者,想采访他关于可能的一线队首秀。
李峰谨慎地拒绝了:“抱歉,俱乐部规定球员不能私下接受采访。”
挂掉电话后,他让系统追踪来电来源,结果令人不安——号码确实属于《泰晤士报》,但记者的专业领域是转会新闻,通常不报道年轻球员。
为什么转会专家会对他感兴趣?李峰心中升起不祥的预感。
第二天,比赛日。米德杰斯基球场的气氛与U23赛场截然不同。两万多名球迷的呐喊声让整座球场震动,李峰感到自己的心脏也随之共振。
更衣室里,一线队球员们做着最后的准备。气氛凝重而专注,与U23赛前的轻松截然不同。
李峰的座位在最角落,挨着第三门将——正是乔治。老门将今天也进入大名单,因为二号门将轻伤轮休。
“记住,小子,”乔治低声道,“就算坐板凳也要专注比赛。因斯会观察每个球员的反应。”
李峰点头,努力让自己看起来不像个第一次进大名单的菜鸟。
赛前热身时,看台上传来几声好奇的询问:“那个亚洲面孔是谁?”“新来的日本球员?”
当现场广播念到大名单,读到“86号,李峰”时,看台上响起了一些零星的掌声和更多的疑问声。
李峰深吸一口气,感受着职业足球的真正氛围。这与U23比赛完全不同,这是一种令人窒式的压力,也是一种令人沉醉的激情。
比赛开始后,李峰按照乔治的建议,专注观察比赛节奏和战术执行。他注意到因斯不断在场边呼喊指令,调整球队的防守站位。
米尔沃尔的防守非常顽强,雷丁的进攻屡屡受挫。半场结束,比分0-0。
中场休息时,更衣室气氛凝重。因斯严厉批评了进攻线的表现:“他们的防守那么深,为什么不多尝试远射?为什么不起球传中?”
几个进攻球员低头不语。李峰注意到乔丹·史密斯——那个对他有敌意的替补边锋——脸色尤其难看。
下半场开始,局面依然僵持。60分钟,因斯让替补球员开始热身。李峰的心脏狂跳起来——虽然知道机会渺茫,但梦想还是要有的。
然而,因斯最终选择换上经验丰富的史密斯。后者上场前瞥了李峰一眼,眼神中带着一丝得意。
史密斯上场后表现活跃,但过于粘球,几次浪费了机会。75分钟,因斯脸色越来越难看。
就在这时,乔治突然推了推李峰:“因斯在看你!做好准备!”
李峰抬头,果然看到因斯正与助理教练激烈讨论,目光不时瞟向他。
“医疗组绝对不会同意的,”助理教练摇头,“他才17岁,重伤初愈!”
因斯皱眉:“但我们需要改变节奏。史密斯太独了,我们需要更团队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