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3章
时间的指针悄然划过2015年的中点,盛夏的北京笼罩在灼热的阳光与愈发炽烈的商业战火中。启明帝国这艘庞大的商业巨舰,在周明的掌舵下,正以前所未有的魄力与效率,在四条核心航线上同时破浪前行,每一次发力,都搅动着全球产业的神经。
“星动”与快手的“双星大战”,经过上半年的激烈交锋,非但没有平息,反而进入了更为白热化的阶段。
快手的二十亿补贴如同燃油泼洒在下沉市场的广袤原野上,火势汹汹。“老铁文化”以其极强的粘性和独特的社区氛围,构筑了一道坚实的防线,日活用户数稳中有升,死死咬住“星动”的步伐。媒体上关于“精英VS草根”、“潮流VS土味”的论调甚嚣尘上,仿佛这是一场关乎不同互联网基因和路径选择的终极对决。
然而,在启明科技总部A栋的“星动”作战指挥中心内,气氛却从最初的严阵以待,逐渐转向一种带着自信的从容。
周明在一次关键项目复盘会上,并未纠结于对手的烧钱力度,而是直指核心:“短视频的竞争,短期看营销,中期看内容,长期看什么?看算法,看生态,看技术驱动带来的用户体验代差!”
他站在巨大的数据看板前,上面实时滚动着两款APP的用户行为对比数据。
“快手的优势在于存量用户的社区认同,但他们的推荐逻辑,更多依赖于用户主动关注和同城社交链,信息茧房效应初显。而我们的‘星动’…”周明的手指点在看板上代表“星动”AI推荐算法的那个不断自我优化的神经网络模型图标上,“…它的‘智慧’,正在以天为单位进化。”
在苏雨晴和陈墨联手打造的技术基石上,“星动”的AI推荐引擎经历了数次颠覆性迭代。它不仅能够精准识别视频内容(物体、场景、人物、动作),更能深度理解视频的“情绪基调”和“文化标签”,甚至结合用户的灵犀社交关系、微博兴趣、搜索历史等多维度数据,构建出独一无二的“用户兴趣图谱”。
结果是恐怖的。“星动”的用户发现,这个APP越来越懂自己。仅仅是随意刷上十几分钟,就能看到让自己捧腹大笑的搞笑段子、心驰神往的旅行美景、激发灵感的才艺展示,甚至是某个冷门领域深度爱好者的专业分享。那种“沉浸其中、欲罢不能”的“心流体验”,是单纯依靠人工运营和简单标签匹配的快手难以比拟的。
“技术优势,必须转化为市场胜势和生态壁垒。”周明下达了新的作战指令。
第二,上线“星动直播”功能。将短视频的流量与实时互动相结合,明星线上见面会、达人教学直播、品牌新品首发、甚至非遗工艺展示。。。。。。多样化的直播内容瞬间引爆了新的增长点。更重要的是,直播带货的雏形开始显现,通过与桃宝、灵犀支付的深度整合,形成了“内容-兴趣-购买”的完美闭环,商业化路径清晰且高效。
第三,策划“星动之夜”年度盛典。借鉴启明传媒运作《华夏好声音》和《奔跑吧,兄弟!》的成功经验,筹备一场线上线下联动的年度嘉年华,集结平台最顶流的创作者和明星,通过线上投票、作品打榜等方式,将用户的参与感和平台的声望推向顶峰。
这一套“算法驱动+生态扶持+功能创新+事件营销”的组合拳打出,效果立竿见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