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随后又澄清了一句,免得对方多想。
晚上。
王林把庞万新等人喊出来一起聚了聚,也没什么事情,就是喝酒聊天。
第二天。
方唯就直接去了羊城。
他随后召开了董事会会议,并让公司高层列席,商讨贴息贷款和国资入股的事情。
“支书,这两件事按说是好事,不过凡事都有利有弊,毕竟公司不缺资金。”
蔡桐率先发言,看得出来,他并不希望有资金入股瑶岭农业。
瑶岭农业是整个集团的摇钱树,也是核心所在,他并不想让外人掺和进来。
“支书,有时候不能仅仅算经济账,也得算其他方面的账。接受国资入股,或许会损失一部份利润,但隐形的获得恐怕会大得多。”
有人不同意蔡桐的意见,说的很直白。
接下来大家纷纷发言,意见明显不统一,分歧很大。
“事出突然,大家再好好想想,一定要把利弊分析清楚。三天后,我们再次讨论这个问题,现在散会。”
方唯没有一槌定音,而是给了大家更充分的考虑时间。
说实话,这件事他都有点患得患失,并没有在心里做决定。
下午。
他去了深城,先去看望了女儿和外孙,到了晚上把秦思成喊出来吃饭。
酒过三巡时候,他就说了自己面临的选择。
“我要是你,肯定会同意啊。育种这么重要的事情,有国资的参与多好,以后谁还敢对瑶岭农业使用下三滥的手段?”
秦思成不觉得损失15%的利润有啥了不起的,更何况还能从其他方面找补。
关键是上面的安排等于给了瑶岭农业一道免死金牌,人家又不参与经营管理,还能给公司提供强大的助力,何乐而不为呢?
和秦思成聊了一晚上,方唯便暗暗下定了决心。
第二天。
他便返回了羊城。
等到召开第二次会议的时候,他还是先让大家发言。
“支书,我回去好好想了想,觉得还是接纳国资投资比较好,总的来说是利大于弊。”
没想到蔡桐第一个改变了态度,表示愿意接纳国资入股。
反对的意见依然存在,但是人数比较少。
“那就这样,我决定接受国资入股。不过这事儿还需要召开股东大会审议,散会。”
方唯最后定调,稍后就会形成董事会决议。
因为这事儿牵扯到了股东的权益,所以需要三个股东的批准。
随后,方唯带着董事会决议和杨峰一起返回了村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