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碱地的确不值钱,但县里会提前做好三通一平,还会修建水利设施。
所以,免费提供的盐碱地只有三万亩,后续承包土地就要支付承包费了。当然,承包费也没多少,具体数据和南方根本没法比。
“我明白,该交的钱我会交,只要县里一视同仁就好。”
方唯也没什么意见,县里不可能无限度的付出。
毕竟基地第一季就成功种植了海水稻,产出了差不多1500万斤海水稻,成绩斐然。
这个时候县里就是取销免费土地政策都不为过,更何况人家后续还答应给两万亩的免费土地,真的很够意思了。
说实话,承包费占种植的比例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海水稻一不用打农药、二不用化肥,种植成本真的很低。
过了几天,县里直接给方唯批了两万亩的免费盐碱地,加上之前的一万亩,总计三万亩免费土地。
当然,这也不是永久免费,土地免费使用期十年,到了期限就会取消这项优惠政策。
“支书,你说新增一万亩盐碱地,结果弄回来两万亩土地,咱们的人手也不够啊。要不再招收一些农工吧,你看行吗?”
王木齐得知这个消息,既开心又有点发愁。
“可以呀,你随后可以慢慢招人,反而要到明年开春才需要大量的人力。另外,农业机械也可以增添一部分,钱不够了你和我说。”
其实就算王木齐不说,方唯也知道要扩大员工队伍了。
只是当初搞海水稻的时候,并没有想到会发展的这么快。他原本的目的是仅仅是为了研究,并非想着赚钱,但现在已经超出了他的预想。
自己是瑶岭集团的董事长,再另起炉灶似乎也说不通。
之前他是以个人名义承包的一万亩盐碱地,另外还有合作伙伴也就是马教授和林教授。但现在又增加了两万亩土地,不成立公司的话就很难经利。
晚上他给蔡桐打了个电话,简单的说了一下自己的难处。
像这种事他还是相信蔡桐,毕竟对方是合作社的老人,目前在负责董事会的日常工作。
“你要是打算成立农业公司,其实也没啥,毕竟和瑶岭农业不会产生竞争。而且你这个项目短期内很难做大,瑶岭农业也没兴趣。”
蔡桐听完不禁笑了起来,觉得对方想多了。
瑶岭集团说破天就是一家集体企业,没那么多的规矩。而且推广海水稻、改造盐碱地哪有那么容易,公司并不感兴趣。
他很清楚,方唯搞海水稻、改造盐碱地绝不是为了钱,否则的话,就凭他手里握着的育种专利,自己出去做公司早就成了亿万富豪。
“倒也是,那就这么着吧。”
方唯不再纠结这个问题,事实上他对于管理瑶岭集团的兴趣不大,反倒是能攻克海水稻和改良盐碱地这样的事情,让他很有成就感。
考虑了一夜,他给盘莲打了电话,让她到夏楚县来一趟。
小洁的预产期还有一个多月,有阿姐在深城照顾,也没啥不放心的。
盘莲接到电话就动身飞往了大西北,方唯一个人开车去机场接上了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