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秒,文字继续浮现:
>“她没有骗你。她就是林晚舟。那时她还未被编号,还是个会偷拿军粮喂流浪狗的新兵。”
>“她说的海,不是地理意义上的海洋,而是‘共情之海’??所有人类情感交汇形成的意识场。”
>“你之所以能成为第一个觉醒者,并非偶然。你是她选定的锚点。”
渔娘跪倒在地,泪如雨下。
原来一切都有迹可循。
那些深夜梦中反复出现的油纸灯笼,不是幻觉,是林晚舟用残存意识一次次试图与她建立链接;那些边境村落里孩子们口中的“妈妈我想回家吃饺子”,也不是巧合,而是林晚舟将自己的记忆拆解成种子,埋进每一个可能觉醒的灵魂之中。
她一直在等她。
等她长大,等她记起,等她愿意相信爱可以穿越生死。
明觉默默走到渔娘身边,低声问:“我们现在怎么办?”
“等。”渔娘擦干眼泪,站起身,“等她回来。或者,帮她铺好回来的路。”
就在此时,北极光再度降临。
这一次,它不再是冷冽的蓝绿色,而是温暖的琥珀金。光芒洒落之处,万物生长加速,枯木抽出新芽,冻土冒出嫩草,甚至有蝴蝶破茧而出,翅膀上绘着微型星图。
而在光芒中心,三百余名归零者残影并未消散。他们在“遗忘之核”崩塌之际,主动将自身意识注入林晚舟创造的光流,成为了她回归路径上的灯塔。如今,他们的轮廓逐渐凝聚,五官开始清晰,竟一个个睁开了眼睛。
为首的男子环顾四周,轻声问:“我们……还算是人吗?”
“只要你们还记得自己是谁。”渔娘答。
他沉默片刻,忽然笑了:“我记得。我女儿五岁生日那天,我答应给她做纸船。可那天我加班,回来时她已经睡着了。床头放着一张画,写着‘爸爸不用陪我也很开心’。第二天我就死于空袭……我一直不敢面对这份愧疚,所以选择了归零。”
旁边一位老妇人接道:“我记得丈夫临终前握着我的手,说‘对不起,没能陪你变老’。我说‘没关系’,可我心里恨极了命运。我怕这份恨让我变成怪物,于是删除了一切关于他的记忆……直到今天,我才明白,爱本来就包含痛苦。”
越来越多的声音响起。
有人想起了初恋未果的遗憾,有人记起了对父母隐瞒病情的谎言,还有人终于承认自己曾嫉妒兄弟姐妹获得更多关爱……这些曾被视为“不稳定因子”的情绪,此刻却成了他们重获人格的基石。
“我们不是错误。”一名少女高声道,眼中闪着泪光,“我们只是太害怕失去,所以宁愿假装从未拥有。”
明觉望着这一幕,心中震动。他知道,这不仅仅是归零者的觉醒,更是整个人类文明的一次补全。过去,人们总以为完美的人生要剔除悲伤、愤怒、悔恨,追求绝对的理性与幸福。可现在他们明白了??正是这些“不完美”的记忆,构成了真实的重量。
几天后,第一艘民用飞船升空,目的地月球背面。
这不是军事行动,也不是科研任务,而是一场全球直播的“记忆归还计划”。科学家们利用从“遗忘之核”回收的数据,筛选出数十万条被强行抽离的记忆片段,准备通过量子纠缠信道,定向传输回原主大脑。
渔娘和明觉也在船上。
起飞前夜,她最后一次走进记忆共生园,在槐树下点燃了一盏手工折的纸灯笼。火焰升腾的瞬间,她低声说:“如果你能听见,请告诉我下一步该怎么做。”
风起,树叶沙沙。
片刻后,整棵树的叶子忽然全部翻转,背面浮现出密密麻麻的文字,竟是林晚舟的笔迹:
>“去找‘初啼之地’。”
>“那里埋着第一代共情网络的核心代码。”
>“也是我最初被改造的地方。”
翌日清晨,飞船穿越电离层,驶向寂静的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