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服小说网

屈服小说网>贫道要考大学 > 第183章 凭什么她敢我不敢(第4页)

第183章 凭什么她敢我不敢(第4页)

接着,他讲述了林晓雨的故事,讲述了小禾的呼救,讲述了石头如何从自闭走向表达,讲述了千千万万个名字未曾留下、却在录音键按下那一刻重获呼吸的孩子。

最后,他说:

>“我们总说要拯救孩子,可很多时候,他们只需要一个机会??说出真相的机会。不是为了控诉,而是为了证明:我还在这里,我还活着,我还敢相信。”

>“所以,请不要急于治疗‘问题’,先学会听见‘人’。”

演讲结束,掌声久久不息。

教育部领导当场宣布:将在六个试点省份全面推广“校园倾听体系标准化建设方案”,其中包括设立专职心理倾听员岗位、建立校级“声音档案馆”、以及将“有效倾听能力”纳入教师培训必修模块。

当晚,温知夏打来电话,声音难得带着笑意:“你赢了。”

“我没有赢。”他望着窗外渐圆的月亮,“我只是坚持了一件本该如此的事。”

正月初十,林晓雨的直播准时开启。

全国超过十万名青少年同步收听。她没有刻意煽情,只是平静地讲述自己的过去:如何因气味歧视被孤立,如何在深夜吞药,如何在桥洞听见陈拾安的声音,如何第一次鼓起勇气按下录音键。

说到动情处,她停顿了几秒,然后轻声问:

>“如果你现在正躲在厕所隔间里哭,请你摸一摸手机的屏幕。它是热的,就像有人把手覆在上面。你不必马上说话,但请记住??这个世界上,至少有一台机器,一个人,一个角落,永远为你留着耳朵。”

直播结束时,后台数据显示:

>新增注册用户4。7万人,

>高危预警触发23次,全部即时响应,

>最长单次陪伴通话达89分钟??来自一名青海牧区的藏族少年,他说他从未跟任何人提过父亲酗酒的事。

陈拾安坐在电脑前,逐条查看反馈。忽然,一条匿名留言引起他的注意:

>“我也曾是星蕾艺坊的学生。三年前,我逃出来了,可我一直不敢说。今晚听了晓雨姐姐的话,我想试试。”

他立即联系当地社工组织,协助其完成报案程序。

元宵节那天,村里张灯结彩。“年度百声集”评选结果揭晓,唱片刻录完成。校长提议在祠堂举办一场“声音之夜”晚会,邀请全体村民聆听精选留言。

当小梅的母亲听到女儿那段关于韭菜饺子的录音时,当场失声痛哭。她连夜赶回村子,在祠堂门口跪下:“闺女,妈错了,妈明天就教你包饺子。”

类似的场景在不同角落上演。

而此刻,陈拾安独自站在村口的老槐树下,手中握着一枚新的U盘。里面存储着过去一年所有的声音印记,以及一份名为《民心启声录》的手稿初稿。

他抬头望天,烟火绚烂,照亮了整片山谷。

他知道,这条路还很长。

会有质疑,有模仿,有政策反复,有资金短缺,甚至可能有一天,整个系统会被误解、被审查、被叫停。

但他更知道,只要还有一个人愿意说,还有一个人愿意听,那盏灯就不会熄灭。

风起了,吹动他额前花白的发丝。

他低声念出师父留下的最后一句箴言,也是他即将写入《听心录》新篇的开篇之语:

>**“万籁俱寂时,唯心声不灭;众生皆盲处,自有灯火相传。”**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