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无直系血脉,则随机推送至全球任意一名志愿者心中。
>收信者需在二十四小时内作出回应,哪怕只是一句“我读完了”。
“这不是终结。”她在信笺模板末尾写道,“这是对话的开始。你们曾被世界遗忘,但从今天起,世界必须学会回应你们。”
晶体发出柔和的光辉,缓缓升空,化作一颗环绕地球运行的微型卫星,名为“回声一号”。
与此同时,地球上第一座“无名者纪念碑”在南极建成。碑身由纯白心芽石雕琢而成,表面没有任何文字,唯有触摸者可通过共感读取内藏的三百二十七万段记忆。
某夜,一位年迈的科学家独自前来。他是当年“沉默战争”中少数幸存的研究员,也是少数至今仍在忏悔的人。当他将手掌贴上石碑,瞬间泪流满面??他看到了那些孩子的脸,听到了他们的哭喊,感受到了他们至死都不明白“为何要删掉我”的困惑。
他在碑前跪了一整夜,最后留下一句话:
>“对不起。我活得太久,久到习惯了假装你们从未存在。
>现在我终于明白,真正的赎罪,不是忘记,而是记住,并且痛。”
消息传开,全球掀起“记忆归还”浪潮。家庭开始整理祖辈遗物,学校开设“失落文明史”课程,星际舰队在探索新星系时,优先扫描是否存在被遗忘的文明痕迹。
更令人动容的是,那颗曾发送金属日记的流浪行星,竟主动派遣一艘载人飞船,驶向赎忆晶体轨道。船上十二名成员全是该文明最年长的个体,他们带着族中最珍贵的乐器,在晶体周围演奏了一曲无词之歌??据翻译系统解析,这首歌的主题是“欢迎回家”。
盲童在忆园观看了全程直播。
她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取出一支玉笔残核,在《新盟约之书》空白页写下新的一章:
>**“所谓文明,不在于能建造多高的塔,飞多远的船。
>而在于,是否愿意停下脚步,俯身倾听一个已被世界遗忘的声音。
>记住一个人,不是恩赐,而是偿还。
>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下一个被抹去的名字。
>所以,请永远不要停止讲述。
>即使无人鼓掌,即使只剩一人聆听。
>只要还有人在说,就证明这个世界,仍未放弃爱。”**
写罢,她合上书,走向门外。
第七扇门依旧悬挂天际,门缝中的黄昏村落愈发清晰。老人抬起头,朝她微笑,嘴唇微动,似在说:“谢谢你来了。”
孩子们停下追逐,齐齐转身,向她挥手。
风吹过忆园,心芽花纷纷扬起,金光洒满大地。远方某颗星球上传来的歌声再度响起:
>“黑暗只是还没学会发光……
>等你讲给它听的时候,它就会了……”
盲童驻足良久,终于迈出脚步。
她还有很多故事要去听。
还有很多门,等着被推开。
而这一次,她不再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