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甚至有几十封她和新远海外事业部的往来邮件——那时她正在实习。
明明是由一堆数据代码构成的电子邮箱,此刻却好像在眼前幻化出了实景,她看见一封封陈年的邮件落了灰,被搁置在无人问津的角落。
那是她人生转折点的三年。
费城的冬天比黎川冷,有时下雪,但积不厚。夏天却闷热,出了汗就黏在身上,像穿了一层不透气的雨衣。
作为宾夕法尼亚最大的城市,它的繁荣毋庸置疑,却不拥有与此匹配的治安,某些街区游荡的瘾君子和流浪汉,是中国留学生避之不及的定时炸弹。
而就在同一座城市,静谧安逸的白人社区,每日仍在聆听自由之钟百年前的余音。
祁纫夏租住在宾大附近的公寓,那里处在留学生口口相传的“安全区”范围之内。不过世事总有意外,安全区也不等同于百分百的安全。
譬如,某天深夜她赶作业时,听见了不远处传来的枪声。
隔天才知道,受害人也是宾大的学生,在从实验室回公寓的路上,死于一发正中后脑的子弹。
后来有人组织去献花默哀,祁纫夏跟着同学一起,在案发地放了一束白花。
但这当然也不是全部。
费城艺术博物馆里,盛开着她最喜欢的睡莲和向日葵,市政厅的建筑美得像艺术品。在马特博物馆,她见到了爱因斯坦的大脑切片。
在那里,祁纫夏留下了梦一样的三年。
邮箱页面已经被拖到最底,回忆行至尽头。
祁纫夏怅然地关闭了电脑,走出书房,回到卧室。
临睡前,她收到了李素兰在微信上发来的几张照片。
图片上,是她和另外几个同龄姐妹在跳舞,背景里还有横幅,“广场舞大赛”几个大字依稀可见,想来是参加了比赛,心情不错。
当初她远赴国外求学,李素兰并未跟去,后来她假期回国,直接被祁建洲指派去青州的新远分公司,李素兰也跟着北上,想着多照料一阵子。
到她毕业回国,正式常驻青州市,李素兰也在那里住下。她一个土生土长的南方人,对青州的气候饮食居然适应得比祁纫夏还好,此次回黎川,祁纫夏干脆让母亲安心留在青州,不要再经受车马劳顿。
趁着李素兰还没睡,祁纫夏和母亲简略聊了几句,所说内容虽然琐碎,但也都是叮嘱对方注意身体之类的关切话,平淡中透着温情。
“差不多该睡了。别总是熬夜,对身体不好,有些事情不是那么着急,就留到明天再做,别给自己太大压力。”李素兰在电话里絮絮。
祁纫夏满口答应。
她没告诉李素兰,自己近来常受失眠困扰,白天的事情常常在心头盘桓许久,睡着也很容易惊醒。
放下手机,关掉屋内的照明,她打开褪黑素的药瓶,吞了两片。
然后在黑暗中等待睡意的来临。
*
程影和吴奇都是效率极高的行动派,隔天就送来的祁纫夏要的名单。
思博前几年的光景不错,往来客户很多,名单也长。程影做事仔细,在公司名称后,额外列了一栏,写着各公司ceo的姓名。祁纫夏拿在手上从头翻到尾,意外看见了一个熟悉的名字。
施慕。
程影给出的资料显示,施慕和谈铮,分别在五年前、四年前,和两年前签过合作协议,标的总金额高达十五亿,是不折不扣的大客户。
“程影,帮我约一下这家的老总。”她叫来人,用黑色签字笔,在施慕姓名所在的那行打了个记号,“越快越好。”
程影没多问,只说了“好”。
和施慕的会面,定在一周后的一个下午。
用的理由当然冠冕堂皇,施家最近在销售市场上占据的份额节节攀升,产量也必须随之提高,正需要大规模的进出口,而这恰是新远的专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