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材高大却异常消瘦的李勇兵,手里紧紧攥着一把农村常见的高粱杆扫帚,怒气冲冲地就要往李克宁身上招呼。
李克垚心中一凛。
原来刚才那急促的脚步声,是父亲正在家教训二弟。
他想起自己以前在家的时候,父亲信奉的是“棒子底下出孝子”。
对自己和弟弟,动辄便是打骂。
他李克垚天生一副倔驴脾气,越打越不服,越骂越叛逆。
打到最后,哪怕皮开肉绽,也绝不低头服软。
渐渐地,父亲也拿他没了办法,索性就由着他胡作非为,混账度日。
其实,重活这一世,李克垚才渐渐品咂出些不同的滋味。
父亲读书少,没什么文化,却又格外好面子。
他不懂得如何与孩子沟通,更不懂得如何正确地教育。
可那份深沉的父爱,却始终藏在心底最深处,从未改变。
正是因为这种不懂沟通的爱,长期的压抑,才会在后来小宝出事时,成为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让他彻底疯癫。
“好了,爸!”
李克垚一步上前,稳稳地抓住了父亲高高扬起的手臂。
“有话进屋好好说。克宁都读高三了,也不是不懂事的孩子,您别动不动就拿扫把打人。。。。。。”
他这一开口,不仅拦住了父亲,更让一旁惊魂未定的李克宁猛地瞪大了眼睛。
李克宁的眼神里,充满了难以置信。
什么时候,这个混账透顶、脾气暴躁如火山的哥哥,会主动站出来替自己说好话了?
还会拦着父亲,不让他打自己?
记忆里,以前父亲打他,大哥李克垚若是在场,往往是等父亲打完了,他会再冲上来,不由分说地将自己再暴揍一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