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二人相继离开,唐?袖袍一挥,一道无形的屏障瞬间便将此处空间与外界隔绝。
他目光阴沉,冷声问道:
“李家那边,可有什么动静?”
唐锃微微倾身,低声答道:
“消息已经传回。李八渊与李苁确实见了姜启,但三人密谈许久,具体谈话内容……无从探知。”
唐?眉头微皱,指尖轻轻敲击着座椅扶手,声音冷冽:
“他们认识这姜启?”
唐锃沉吟片刻,解释道:
“据探子回报,是李家管事李辉亲自带姜启去见李八渊的。看那情形,他们之间。。。。。。
风在紫林边缘盘旋,像一道不肯离去的执念。那株名为“初语”的晶树正缓缓摇动,银白色的叶片在火星稀薄的日光下泛出微光,仿佛每一片都承载着一段被遗忘的私语。它的根系深入地下三百米,与远古埋藏的共鸣网络悄然接驳,而那些曾沉睡于马里亚纳海沟的记忆残片,竟也顺着地脉的震颤,一缕缕渗入这新生之树的脉络。
叶澜站在树前,左耳依旧隐隐作痛,但已不再恐惧。她知道那不是病,而是某种觉醒的余波??就像舒曼共振穿透大气层时引发的神经共鸣,是宇宙在低语,而她的身体终于学会了聆听的姿势。
她伸手轻触树干,指尖刚触及那螺旋状的纹路,耳边便响起一个声音:“你有没有试过,在别人说话之前就点头?”
那是她七岁时对母亲说的一句话。那天,母亲跪在厨房地板上擦洗血迹??父亲因共感过载失控,撕碎了整面墙。年幼的叶澜什么也没问,只是走过去,轻轻抱住母亲颤抖的背,说:“你有没有试过,在别人说话之前就点头?”
她当时不懂这句话从何而来,只觉得它卡在喉咙里太久,非说出来不可。如今,它从“初语”中浮现,像一颗被时间封存的种子终于破壳。
晶树震动了一下,整片紫林随之轻鸣。远处,守忆会的观测员记录下这一幕:**第137次主动共鸣触发,对象为高阶共感者叶澜,情绪谱系显示‘释然’峰值达98。6%**。
可就在这宁静之中,地底传来一丝异样。
不是震动,也不是电流,而是一种……节奏。像是心跳,却又比心跳更复杂,带着某种编码般的规律性,每隔秒重复一次,频率恰好与胎儿在母体中感知外界声音的最佳区间吻合。
叶澜猛然回头,望向火星赤道方向。那里,尘暴正在酝酿,沙云如巨蟒般翻滚升腾。而在风暴中心,卫星图像捕捉到一处异常热源??一座本不该存在的建筑轮廓,半埋于红土之下,外形酷似当年南极共感中继站的镜像倒影。
“它醒了。”她低声说。
三天后,一支由守忆会与星际考古联盟联合组成的勘探队抵达该地。挖掘持续了四十八小时,最终露出一座完全由未知金属构成的穹顶结构,表面无接缝、无通风口,唯有中央一道狭长裂缝,形如闭合的眼睑。当探测机器人试图进入时,信号瞬间中断;而人类共感者靠近百米范围内,皆出现短暂失忆症状,醒来后只记得一句话:
>“我不是容器,我是回声。”
叶澜亲自带队进入。她没有穿防护服,也没有携带任何电子设备。她只是抱着“初语”的一片落叶,缓步走向那道裂隙。
就在她踏入的刹那,整个空间亮起。无数细小的光点从墙壁浮现,排列成星图的模样??不是当前银河系的星图,而是三千年前的版本。中央投影缓缓成型,显现出一个人影:灰袍,背光,肩头落满星光。
正是她在西伯利亚冰棺前梦见的那个身影。
“你是谁?”叶澜问。
光影并未开口,而是伸出手,在空中划出一行浮空文字:
>“我是第一个听见林溯的人。”
接着,更多字浮现:
>“也是最后一个选择沉默的人。”
>
>“那时我们以为,只要把所有人的痛苦集中起来,就能让世界停止哭泣。”
>“但我们错了。”
>
>“痛苦无法被承载,只能被理解。”
>“而理解,必须从‘不听’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