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陛下有些不淡定了,他绕着大殿走了一圈,扭过头看向郅都。
嗯,他的面前也是奇迹潜力股,一只展翅若飞的苍鹰。
欣慰的情绪弥漫,刘越放松下来,塞给郅都一杯蜜水,盘起腿,开始和他说闲话。
皇帝陛下若有所思:“……方才陈买盯着我的长靴看,难不成他是馋了?不如我叫绣娘做一双一样的,给他当奖励?”
郅都:“……”
这不是馋了,是欠了。
陛下在民间的风评,他作为梅花司司长,显然心知肚明,光是减轻赋税,建造太学,让话剧“下乡”这三项,就足以让人拥戴。
这些年,官府仓库的丰盈、秩序的好转肉眼可见,尤其关中,都快成为吹皇帝的大本营了。
关中人说,太后和天子是苍天派来拯救百姓的。尤其帝王年少,往后还有数十年,天下将会变成什么模样?
可没想到传言越来越离谱,什么勤俭朴素,温和待人,生而知之,甚至擅长预测未来……传闻中圣人的品格,全都扣在了陛下头上,太后更是功德圆满的圣人之母!
加上陛下尤其得军心,经将士们狂热的宣传,人们愈加笃定这个传闻,于是兴高采烈地继续拥戴。
平心而论,郅都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只不过舞到陛下面前,就是别人的错了。
尤其是陈买,身为彻侯之子而不能自省其身,陛下俭朴归俭朴,是他能光明正大冒犯的借口吗?
曲逆侯虽帮了他,他也很是感激,但父是父,子是子,郅都向来恩怨分明。
梅花司司长诡异地沉默着,刘越察觉到不对,疑问地看向他。
郅都嘴角往下压了压,委婉道:“陈世子出身侯府,怕是不缺一双长靴。”
臣缺。
刘越与他长久地对视着,半晌,皇帝懂了。
刘越鼓励道:“赶明我让绣娘给你做两双。”
第186章
与此同时,陈平也在和人谈论郅都。
坐在他对面的是一位排名不显的彻侯,虽在长安没什么存在感,吃喝玩乐却是极为精通,还擅长棋艺与钓鱼。他与陈平有些交情,当下两人你来我往地落子,不知怎么的,提到了“勋贵公敌”梅花司司长。
那彻侯嘶了一声:“你不知道,前日我在街巷惊马,不小心绊倒了老人家,没过多久,梅花司来了,领头的就是他。”
“没记错的话,他才二十出头吧?”
“那眼神叫人心惊胆战,我原本想着给钱便罢,这下好了,紧赶慢赶地把人送去医学院,生怕出了意外,让他在陛下面前告我的状。”
说到这里,彻侯苦笑,也亏郅都出身法家,依律办事还算公正,否则当街冲撞这个罪名,够他喝一壶的。
想他身为侯爵,居然还怕一个毛头小子,唉,曲逆侯就不一样了。谁不知道他对梅花司司长有恩?
在讲求义气的当下,恩将仇报乃是大忌,彻侯说罢,看向陈平的眼底有着说不出的羡慕。
陈平微微静默:“……”
当年他替郅都解围,实则是陛下的示意。
他便是权势再大,在彻侯里头排行再前,能大的过太后天子?都涉及到利器行刺了,谁敢出头,他向来是个谨慎的人,没必要为一个后辈惹来两宫猜忌。
但陛下遣人暗示了他——于是陈平明白了,从始至终,天子就没有动摇对郅都的信任。
他差点就眼红了,心想这小子可真好命,转念一想,这不也是陛下对自己好的证明?
这小子一看就不是池中物,日后他发达了,万一曲逆侯府犯了事,郅都或许会网开一面,而不是狠到极致,赶尽杀绝。
想到这里,陈师傅感动坏了,心甘情愿地拉了郅都一把……
不过这等真相,就不必和面前的好友叙说了,需烂在肚子里头,带进地底才好。
陈平笑而不语,眼睛盯着棋盘道:“该轮到你落子了。”。
未央宫前,公车署旁,坐落着一幢恢弘的建筑。由灰砖砌成的台阶延伸到入口,上书“太学”二字,凝目望去,锋芒与文意交融一体,数不尽的风流大气。
这是长安最高学府,如今已创办了七个年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