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左一点,再往左一点,往上,对,就是这”
饭店门口,柳如烟指挥着工人,将一块盖着红布的牌匾挂上了店门口上方。
“行了如烟姐,快进来吧,师傅们自己能做,你这么大个老板怎么还亲自上阵呢,进来。。。
第二天一早,柳如烟便带着林默前往印刷厂,确认即将推出的《味觉中国》杂志封面设计。她站在印刷机旁,看着一页页精美的排版在传送带上缓缓滑过,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成就感。
“姐,你上杂志了!”林默兴奋地指着刚出炉的一份样刊,“这可是咱们第一次登上正规媒体啊!”
柳如烟接过样刊,翻到内页,映入眼帘的是一张她在厨房忙碌的照片,背景是热气腾腾的灶台和正在炒菜的苏禾。照片下方配着一行标题:
**《从家庭主妇到餐饮新星:‘如烟小馆’背后的匠心之路》**
她轻轻抚摸着纸张,眼神柔和而坚定:“这是个开始。”
回到店里,程露和苏禾已经等得迫不及待,两人围着她转来转去,一边看一边啧啧称奇。
“姐,你这张照片拍得太好了,完全就是大厨范儿!”程露一边翻阅一边感叹,“而且这个采访写得真好,把咱们开店的经历都写进去了。”
“是啊。”苏禾点头,“特别是那段你为了研究一道菜连续失败三十次的故事,看得我都快哭了。”
柳如烟笑了笑,目光扫过店内的每一个角落。这里的一砖一瓦、一桌一椅,都是她亲手布置的,每一道菜的背后,都有无数个不眠之夜。
“我们要做的,不只是让别人知道我们是谁,而是让他们记住我们做了什么。”她轻声说。
接下来的几天,《味觉中国》正式上市,店内客流明显增加,不少外地游客甚至专程赶来品尝“秘制酱香牛腩”和“桂花荔浦芋头”。更有甚者,拿着杂志拍照留念,仿佛来了一趟美食朝圣之旅。
与此同时,周先生的投资也陆续到账,第一批资金用于门店升级和品牌包装。柳如烟亲自参与了店面设计,将原本略显陈旧的木质装饰换成了更具现代感的灰白系风格,同时保留了原有的中式元素,使整个空间既时尚又不失温度。
某天下午,一位中年男子走进店里,环顾四周后径直走到吧台前,对服务员说道:“我找你们老板,柳如烟。”
服务员连忙进去通报,几分钟后,柳如烟迎了出来。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的吗?”
男人微微一笑,递出一张名片:“我是‘云食汇’连锁餐饮集团的区域经理,姓赵。我们注意到贵店最近在业内引起了不少关注,尤其是那篇《味觉中国》的报道,让我很感兴趣。”
柳如烟接过名片,礼貌地点点头:“谢谢夸奖,请坐。”
两人坐下后,赵经理开门见山地说:“我们公司一直在寻找有潜力的新锐品牌进行合作,贵店的菜品质量、服务水准以及品牌调性都非常符合我们的定位。不知道您有没有兴趣考虑加盟或联营模式?”
柳如烟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思索的光芒。她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反问道:“赵经理,您觉得‘如烟小馆’的核心价值是什么?”
赵经理愣了一下,随即认真思考了一会儿,才缓缓说道:“我认为,它不仅仅是一家餐厅,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它的存在,让人们重新认识了中华传统美食的魅力,同时也以一种现代的方式呈现出来,既有情怀,又有品质。”
柳如烟点点头,语气平稳:“您说得不错。但正因为如此,我才更加谨慎。我希望我的品牌能保持初心,而不是被资本快速复制、稀释。”
赵经理听后,露出一丝欣赏的笑容:“柳老板果然有远见。其实,我们并不希望改变您的运营模式,而是想通过资源支持,帮助您更快地拓展市场。比如,在一线城市设立旗舰店,或者开发线上订餐平台,扩大影响力。”
柳如烟沉思片刻,最终说道:“感谢您的认可,我会认真考虑这个提议。不过目前,我还是希望先稳住现有的基础,再谈下一步的发展。”
赵经理理解地点点头:“没问题,我可以等。但我相信,未来我们一定会有合作的机会。”
送走赵经理后,柳如烟回到办公室,拿起笔在笔记本上写下几个关键词:
**“品牌独立性”、“资本合作边界”、“扩张节奏控制”、“核心团队稳定性”**
她深知,如今的自己已不再是那个只想着做好一顿饭的小店主,而是一个肩负着更多责任的创业者。如何在保持初心的同时实现商业价值的最大化,是她必须面对的问题。
当晚,她召集苏禾、程露和林默开会,将赵经理的提议告诉了他们。
“姐,我觉得这是一个机会。”林默率先表态,“如果能跟大公司合作,咱们的资金链会更稳定,推广也会更容易。”
“但我们也要小心。”苏禾皱眉道,“很多小店一开始做得很好,后来被资本裹挟,失去了自己的味道。”
程露则冷静地分析:“或许我们可以先做个小范围试点,比如开一家联合品牌的分店,看看效果如何,再决定是否全面合作。”
柳如烟听完三人的意见,点了点头:“你们说得都很有道理。我会再仔细评估一下,再做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