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服小说网

屈服小说网>文娱2000:捧女明星百倍返利 > 第412章 伊凡卡董总的女儿新助理(第2页)

第412章 伊凡卡董总的女儿新助理(第2页)

文弟立即回复:“你的声音已经进入数据库,编号XJ-0427。这首歌,会被永远记住。”

随后,他亲自致电巴合提,承诺为他寄送一台新型记录仪,并培训当地文化站工作人员协助上传。

这件事悄然发酵。不到两周,又有十二位少数民族长者联系项目组,希望将自己的口头史诗、民谚歌谣、祭祀仪式完整留存。其中一位贵州苗族鼓藏头(祭鼓仪式主持者)在电话里说:“我们这一代要是走了,很多规矩就真的断了。你们不是来采风的记者,你们是来‘收魂’的。”

文弟将这批素材统称为“语言坟场抢救计划”,并设立专项基金,优先支持濒危方言与口传文化的数字化保存。

然而,风波再起。

某国际人权组织发布报告,指责“真实数据库”涉嫌“大规模生物信息采集”,称其收集心率、声纹、微表情等数据“可能被用于社会监控”。西方主流媒体纷纷转载,标题耸动:“中国的真相机器?”“当纪录片成为国家工具”。

国内也有声音呼应:“是不是太激进了?万一数据泄露怎么办?”

压力再度汇聚。

这一次,文弟没有沉默,也没有反驳。他做了一件事??公开“真实数据库”的全部技术架构图与加密协议,并邀请第三方审计机构入驻审查。同时发布公告:任何个人有权随时申请删除自己的数据,且所有海外访问请求必须经过双重伦理委员会审批。

更重要的是,他发起“透明月”行动:连续三十天,每日公开一条最原始、未经剪辑的记录片段。有的是四川凉山留守儿童半夜惊醒哭喊妈妈;有的是武汉疫情时期社区志愿者清早分发蔬菜时冻红的手;还有一段是内蒙古牧民在暴风雪中为一头难产母羊接生,整整六小时不敢合眼。

最后一晚,他放出那段央金翻译失语老人手势的完整版。长达四十七分钟的画面里,没有任何戏剧性转折,只有她一次次尝试、失败、再尝试,直到老人眼角渗出泪水,轻轻点头。

评论区瞬间炸裂。

“这才是真正的尊重。”

“原来不需要煽情,也能让人泪流满面。”

“他们不是在拍纪录片,是在给时间立碑。”

一周后,那家人权组织悄悄撤下了报告链接。

秋天来临,大地之声第二批学员启程。这一次,队伍扩展至五百人,足迹遍布全国最偏远角落。甘肃那位护窟人之子发来第一条日志:他在莫高窟第220窟外架设摄像机,连续七十二小时拍摄晨光如何一寸寸照亮壁画上的飞天裙裾。“父亲说,古人画飞天,是为了让灵魂起飞。我现在才明白,记录,也是一种飞行。”

而在西藏,央金带领的基层医生培训进入第二期。她开始使用文弟送的记录仪,拍摄每一次巡诊过程。其中有段视频广为流传:她在海拔五千三百米的帐篷里,为一名先兆子痫孕妇做紧急处理,双手因缺氧而发紫,却仍稳稳握住针管。画外音是她平静的声音:“我不是英雄,我只是不想眼睁睁看着生命熄灭。”

这句台词后来被刻在北京档案馆入口的石碑上。

十一月初,在巴黎举行的世界视听遗产大会上,“真实数据库”作为唯一非政府项目获得“全球记忆守护奖”。颁奖词写道:“它证明了,在算法泛滥的时代,人类仍有能力捍卫真实的尊严。”

回国当晚,文弟独自来到档案馆工地。冬夜寒冷,但主体建筑已初具轮廓。玻璃幕墙采用特殊材质,白天透光,夜晚则能投影内部影像,远远望去,像一座发光的方舟。

他站在门前,掏出手机,翻出《光在雪上》最初的策划案。那份文档创建于2000年9月15日,标题是:“我想拍一部没有人会看的电影。”下面写着一行小字:“但只要有一个观众因此醒来,就不算失败。”

如今,这部电影在全球一百七十三个国家和地区上映,累计观影人次破十亿。而它的衍生工程,正在重塑整个国家对“真实”的认知边界。

他删掉那行字,重新输入:

“现在我知道了,从来就没有什么无人观看的电影。

只要有人愿意记录,光就会找到裂缝,照进来。”

雪,悄然落下。

第一片雪花落在记录仪的镜头上,缓缓融化,像一颗睁开的眼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