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误不得!
中枢很快就做出了决定。
明年北伐的计划不变。
但是辽东建省的事宜也要安排起来了。
建州则单独成立都司,名义上则归辽东布政使司管。
但是实际上实土都司,有事情都是直接联系中枢的,中枢直辖。
一个新行省的出现,对于现在只有十三行省外加直隶的大明来说,可是一番大动作了。
三司上下,至少有数百官员的缺口!
辽东要划分多少县府,如何安排,也是一件大事情!
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的一应官员,底下县府的官员应该如何调配,整个户部足足忙了两个月,才最终拟定出了一份官表,上呈给洪武帝过目。
当然,三司的主官和属官,就不是户部能定的了。
按品级,三司的主官和户部侍郎可是同品的,大家都是从二品,只有皇帝才可以提拔任命。
最终,洪武帝从都察院都御史、御史平调提拔了一批官员,赴任辽东。
大明别的不多,就是不缺官员!
特别是上层官员!
中枢都察院这边,各二三四品的御史是无定员的。
所以一些获功但是暂时没有坑可以给升的地方官员,就全都塞进了都察院里。
算是一个先给品级,等待有合适官位后,再外调出去任实职的高级官员储备库。
都察院有一堆左右都御史、左右副都御史、左右佥都御史在里头等着萝卜坑呢!
一批二三四品官员都没地方升迁!
如今多了个辽东行省,正是好事啊!
从都察院里,洪武帝轻松的就抽调出了一批高级官员,给辽东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补齐了主官和属官。
接到调令后。
由从二品的布政使司为首,浩浩荡荡二百多名官员,便从应天府坐着火车出发,前往千里之外的辽东就职。
新的辽东承宣布政使司,下辖十一府三州三十六县!
整个辽东都司的大部分军屯卫、堡全部改为郡县,取消军管,由朝廷派去的官员管理民政。
定辽前、后、左、右、中五卫,还有宁远卫、广宁卫、复州卫、金州卫、三万卫、铁岭卫保留!
再加上辽王的两个辽王卫。
整个辽东都司,将会保留七万多不到八万的常备军!
这些军队将会负责保卫辽东的安全。
毕竟辽东现在虽然有建州和大宁一南一北保护,但是辽东还是和朝鲜接壤的,而且一小部分地区深入到了北蛮与大明中间的缓冲区,也会面临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