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服小说网

屈服小说网>夫人请住口 > 第316章 老魏的过往又要当爹了求月票(第1页)

第316章 老魏的过往又要当爹了求月票(第1页)

平阳侯与魏国吴王一见如故、义结金兰的消息很快就在京城里扩散。

谢清梧治家森严,府中下人不敢擅嚼舌根,裴少卿也没有到处去说。

所以是谁传出去的不言而喻。

会同馆内一处偏厅,吴王正悠哉喝。。。

夜雨初歇,永宁塔的檐角滴着水珠,一粒一粒,敲在青石阶上,像时间的脚步。我坐在灯下,手中捧着那枚由“止语铃”重铸而成的“启声铃”,铜身尚有斑驳旧痕,但内壁已重新镌刻了三行小字:“言非刀斧,却可开山;听若微尘,终成江海;声之所及,即心之界。”

明日它将随我出京,送往裴老太傅的故乡阿芸村。那是一座藏于群山褶皱中的小村落,曾因一句“妇人不得议政”而焚书禁言百年。如今,村中孩童已在学堂里朗读《听者录》,女塾先生用沙哑嗓音讲授“沉默如何杀人”。这铃铛挂起之日,便是山村真正醒来之时。

然而,就在我凝视铜铃之际,林小满匆匆推门而入,发梢带湿,眉宇紧锁。

“谢大人,西北急报??‘听证环’第三场刚结束,结果被当场质疑作假。百名听证团成员中有十七人身份伪造,系某权臣门客冒充平民混入。更糟的是,他们提前知晓证据流程,引导投票倾向明显偏颇。”

我指尖一顿,铜铃轻颤,发出一声幽鸣。

“谁主审?”

“陆明远亲自坐镇。”

我闭眼片刻。陆明远从不徇私,连亲妹因贪墨案受查时,他也亲手递上铁证。若连他的主持都遭污蔑,那动摇的不是一场听证,而是整个“听证环”的根基。

“舆论如何?”

“两极撕裂。”林小满声音低沉,“一方高呼‘百姓不可信,须归官断’;另一方则怒斥‘既许民声,岂容造假?当诛幕后黑手!’已有三城爆发集会,有人焚烧听证名录,有人跪求重启言核令。街头巷尾都在问:我们还能相信谁的声音?”

我起身踱至窗前。远处宫墙轮廓隐现,如同巨兽伏卧。皇帝虽已复语,然体虚久病,新政推行维艰。此刻若“听证环”崩塌,民间对共治的信念必将瓦解,万一声浪倒流,重回“谁掌权,谁定义真相”的旧轨……

“孩子呢?”我忽然问。

“哪个孩子?”

“那个流浪儿。他现在何处?”

“安置在言察司附属院舍,由专人看护。但他……最近不再说话了。”

我心头一刺。

他曾是伪声案中最响亮的受害者,也是最无辜的证人。可当他发现自己说的话能引发滔天风波,甚至成为党争工具时,便渐渐闭上了嘴。这不是痊愈后的沉默,是恐惧沉淀后的自我封印。

我转身抓起外袍:“备马,去西坊。”

林小满惊:“这么晚?外面乱得很!”

“正因乱,才必须去。”我说,“当制度开始失信,我们就得回到最初的地方??回到一个人的心里,听他说出第一句真话。”

夜色浓重,街市冷清。巡逻的言察官成队穿行,人人佩“信音牌”,说话需经声纹验证,以防“伪声再现”。这本是临时举措,如今却被某些官员悄然常态化。我看着那些机械点头、逐字核对的场面,心中冷笑:你们防得住植入的谎言,防得住人心的窒息吗?

院舍简陋,却整洁。那孩子蜷在角落床铺上,瘦小如猫,听见脚步也不抬头。我示意旁人退下,独自坐下,从怀中取出一只纸折的风筝??与启声祭那天他放飞的一模一样。

“还记得这个吗?”我轻声问。

他眼皮微动,仍不言语。

“那天你跑得可快了,差点撞翻贡品台。大家都笑,说这孩子野得很,将来定要掀翻天。”

他嘴角轻轻抽了一下,似笑非笑。

我继续道:“后来你被人控制说了话,很多人因此受牵连。你觉得,是你的错吗?”

他猛地抬头,眼中泛红:“我不是故意的!我……我根本不知道自己说了什么!”

“我知道。”我握住他的手,“你没有错。错的是利用你的人,错的是让一个孩子承担风暴的人。”

他哽咽起来:“可现在,只要我说一句话,外面就吵得天翻地覆。有人说我是英雄,有人说我是妖童……连梦里都有人在喊我的名字……我好怕,再开口就会毁掉什么……”

泪水滚落,砸在纸风筝上,晕开一道墨痕。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