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看重俺,对俺特意栽培,还派虎贲侍郎手把手教俺怎么管理士卒,怎么处理军务…
“俺就想着一日也不能耽搁,一定快点长好本事,好为陛下,为大汉尽力效死,才不辜负陛下的栽培。
“至于丞相的教令,俺只想着父母有老三去接就够了,所以才……”
刘禅点点头:
“朕晓得你有这份心意。
“但长本事不急在一日两日。
“且如今非是战时,像你三弟魏起那样的鹰扬府兵,已离家一年,这时本该退役归家,与父母妻儿在家乡团聚。
“却为了大汉留在了关中这异地他乡,还把父母妻儿也接过来,为大汉开荒拓土,这就已经是对大汉最大的忠心,朕绝不怀疑任何一名鹰扬府兵对大汉的忠心。
“我大汉向以忠孝治天下。
“所谓忠则尽命,孝当竭力。
“但不能只忠不孝。
“因为孝乃德之本,唯有事亲孝顺,忠乃可移于国,不孝者,其德如无本之木,其忠也可疑。
“这就是丞相布教令,命府兵务必告假,亲迎父母的缘故了。”
“陛下,俺非不孝……”魏兴见陛下竟说得如此严重,赶忙为自己辩解,生怕陛下误解了自己。
刘禅这才拍了下魏兴胳膊,道:
“朕非是此意,只是丞相既然已经布教令,给将士孝事父母,一享与父母妻儿天伦团聚之乐的机会,你就当好好遵循教令,与父母团聚,一尽孝道。
“毕竟现在不是战时,没有什么事非要今日做不可,也没有什么事非要某个人去做不可。
“国家大柄,莫重于兵。
“兵,是铁,是钢,是国门长剑,是沙场死神…但也是有血有肉,有父母孝事,有妻儿抚育的人。
“倘若朝廷肆意剥夺士兵孝事父母,抚育妻儿的权利,又怎么能要求他们忠于国家呢?
“往后你统领将士也是,只要不是战时,谁家中父母妻儿有生死重病之大事,必须告假回家,必须准予告假,谁不回家,谁不允假,朝廷就要怀疑他是否真的忠于国家。”
这番话不是刘禅自己在靠穿越者的人文情怀喊些高尚的口号,而是丞相这位理想主义者一直在坚持做,也真的卓有成效的事情。
先前丞相与张郃武都一战,六七千将士、役夫轮休回乡,费祎、杨仪等人全部请求丞相,当把轮休的将士役夫留下,以张声势。
结果丞相不同意,还命人去驱赶当退役的将士役夫回家。
然后就是退者感悦,愿留一战,来者愤踊,思致死命,互相奔走而告:丞相之恩,死犹不报。
临战之日,莫不拔刃争先,以一当十,最后一战大克。
这就是先帝、丞相每与操反,然后汉业可兴的明证了。
曹魏各种错役制,连坐制,严重禁锢士兵自由,肆意剥夺他们为人的尊严,搞到最后曹魏的士兵都快成奴隶了。
最后被司马懿这个善于治军,深得将士之心的人篡了国,只能说是有些因果在的。
而刘禅身前,大胡子魏兴听得有些愣住,片刻后有些忐忑地往外围自己统领的一防府兵看去。
他确实是想着尽快报陛下之恩,也想着父母晚些时候也能见,所以才不顾丞相的教令,领着自己一防府兵去疏浚漕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