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服小说网

屈服小说网>三国:王业不偏安 > 第174章 每与魏反则汉业可兴(第4页)

第174章 每与魏反则汉业可兴(第4页)

“君者,舟也,庶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这是刘禅第一次清清楚楚地向关兴、赵统、麋威、姜维等小将阐述自己的想法。

这番话,大概也就是什么是现在的主要矛盾,什么是次要矛盾,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类似的意思了。

先帝与丞相是懂这个道理的。

所以一直抑制世族与不安分的豪强,扶持有进取心的豪强。

同时,想办法解决底层黎庶『贫者无立锥之地』的现状。

以致大汉有今日中兴之兆。

但这个道理,方今天下绝大多数人是不能理解且难以认同的。

纵使亲近信重如麋威、赵广、赵统、关兴,刘禅也不敢说他们对黎庶的态度会与自己一样,视黎庶为国家根本。

莫说现在,即使后世,不也因工或农,城市围农村与农村围城市有过莫大分歧?

现在这个时代,上层社会与下层黎庶就仿佛存在生殖隔离一般,几乎不存在流动的可能,自我之上众生平等,自我之下等级森严,才是大多数人的想法。

“吴王好剑客,百姓多疮瘢。

“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

“当年灵帝好微行,尝以四驴驾车,自操辔执鞭,驱驰于宫苑。

“京师贵戚争效,驴价骤昂。

“至有万钱一驴者,百姓苦之。

“谣曰:驴鸣萧萧,天子逍遥。

“此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朕自北伐以来,一改前非,不论在军在民,皆躬亲微末之事,体察下情,何则?

“在军,则为激烈士气,鼓动军心。

“在民,则为使忠勤之臣知朕所好,投朕所好。

“侍郎临晋令陈祗陈奉宗,一开始在朕身边,也是高屋建瓴,对天下事指点江山,侃侃而谈。

“现在朕委他以临晋一县,他一到临晋便脚踏实地去为国谋事,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如此变化,难道不是投朕所好吗?

“如此,朕的目的便达到了。

“丞相敦本务实,呕心沥血,于是相府中的朝臣府僚,绝大多数也都是务实避虚的贤良之臣。

“朕亦也脚踏实地,行远自迩,务实而避虚,重本而轻末,何愁臣下求真务实不能甚于朕躬,又何愁大汉不兴?”

刘禅不敢说仅凭一己之力就能改变这个时代大多数人的想法,但……

少了一个铁钉,掉了一个马掌;

掉了一个马掌,失了一匹战马;

失了一匹战马,丢了一个国王;

丢了一个国王,输了一场战争;

输了一场战争,亡了一个国家。

此民谣反过来用,他现在试图捡起一个铁钉,或许就能拯救一个国家也未可知呢?

姜维、麋威等人看着天子认真的模样,若有所思,若有所感。

176。xyz。176。xyz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