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服小说网

屈服小说网>从送子鲤鱼到天庭仙官 > 第四百九十五章 黄粱武道(第3页)

第四百九十五章 黄粱武道(第3页)

一位衣衫褴褛的小童独自来到镇山,约莫七八岁,脸上脏污,眼神警惕。他在碑林外徘徊良久,终于鼓起勇气,走到一位正在扫雪的弟子面前。

“我……我能说句话吗?”他声音很小。

弟子停下扫帚,蹲下身来,与他平视:“当然可以。你想说什么?我在听。”

小童咬着嘴唇,眼泪忽然滚落:“我爹死了,是我害的……那天他让我藏好,可我没听话,跑出去找吃的……回来时,他们已经把他钉在墙上……他还睁着眼……他说‘快跑’,可我……可我……”

他说不下去,伏地大哭。

弟子默默抱住他,任他哭喊撕扯,也不打断。直到夜深,才轻轻问:“你现在最想要什么?”

小童抽泣着说:“我想……有人能替我记住我爸的样子。”

弟子点头,取出一本《心录簿》,翻开空白页,一笔一画写道:“陈大山,四十二岁,樵夫,死于匪乱。临终前嘱子逃命,目含牵挂。”写罢,合上书册,放入碑林深处的“未忘阁”。

次日清晨,金鲤游至湖心,张口吐出一颗新珠??心语珠再现。珠中光影显示,那名为陈大山的樵夫,在生命最后一刻,并未怨恨儿子,反而在心中默念:“只要他还活着,我就没输。”

这颗珠子被供奉于七字碑下,旁立一小石,刻字曰:“父之望,子不知;天知,心知。”

多年后,那小童长大成人,成为镇山首位“童语使”,专司倾听孩童心声。他常说:“大人总以为孩子不懂事,可其实,孩子才是最早学会沉默的。”

时光流转,沧海桑田。

中原王朝更迭数次,战火频仍,民不聊生。然而无论世道如何混乱,镇山始终未曾关闭。哪怕兵临城下,刀锋指颈,守山弟子也只做一件事:坐在碑前,捧一杯茶,轻声问一句:

“你想说什么?我在听。”

有些将军原本欲屠山夺宝,可听了三天三夜的哭诉后,竟下令退兵,临走前留下佩剑,插于碑侧:“此剑杀戮太多,愿葬于此,听赎。”

有些刺客潜入欲刺杀主事者,却在无意间听见自己母亲多年前写给镇山的一封信??她不知道儿子成了杀手,只在信中说:“儿啊,娘每日烧饭都多做一碗,盼你哪天能回来吃。”

刺客跪地痛哭,自废修为,留在山上扫地十年。

更有甚者,某年大疫蔓延,尸横遍野,医者束手无策。一名年轻女医来到镇山求助,照微虽已不在,但弟子取出《听心录》副本,让她静坐七日。

第七日夜里,她忽然惊醒,奔至案前疾书百页,写下一套前所未闻的“情脉疗法”??通过倾听病人讲述人生中最痛之事,梳理其情绪郁结,再辅以针药,竟真能激活生机。

这套医法后来传遍天下,救活无数重症患者。史载:“心不通,则病难愈;言不出,则药无效。”

而这一切的源头,始终是那句朴素至极的问话:

“你想说什么?我在听。”

直至今日,每当月圆之夜,湖边总有旅人独坐。他们未必信仙,未必修道,只是心中有事,无处可诉。于是便来此地,对着湖水低语几句,或哭或笑,或喃喃自语。

而往往,在他们说完最后一句话时,风会忽然停住,水面映出一道淡淡人影,手持铃铛,盘膝而坐,嘴角含笑。

清铃轻响,一声,两声,三声。

然后,一个温柔的声音,仿佛从很远的地方传来,又像就在耳边:

“你说完了?那我也说一句??谢谢你愿意说给我听。”

金鲤游过,搅碎倒影,一切归于平静。

但它知道,明天还会有新人来。

新的故事,仍在继续。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