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服小说网

屈服小说网>50年代:从一枚储物戒开始 > 第848章 南极科考团待遇(第1页)

第848章 南极科考团待遇(第1页)

孙志伟在遇到不懂的问题时,总是会很自觉的听从内行人的意见。

这位探险装备店的老板名叫西格德?尤尔根森,今年六十二岁。

他早年也是个资深探险家,后来年纪大了跑不动了才退下来,然后就开了这家探险装备店。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虽然不能再去探险了,但平常能跟其他的探险家们聊聊天,也会让他觉得很高兴。

尤尔根森特别喜欢指点后辈探险家,现在遇到孙志伟这样的年轻探险家,他恨不得把一辈子的探险经验给传授出去。

特别是像孙志伟这样有钱的探险家,尤尔根森似乎要弥补自己遗憾似得,不仅介绍探险经验,还介绍起各种最新的探险装备。

两人聊到出行工具的时候,尤尔根森推荐了他一整条线路的出行工具,从徒步的雪地鞋到自制的雪橇,还提到了极地动物拉动的古老雪橇。

连现代车辆摩托雪橇和雪地车他都懂,光是专用的可在雪地和冰面行驶的车辆,老板就介绍了十几种,着实让孙志伟大开眼界。

奥斯陆作为一个寒带城市,雪地装备的销售商自然是不缺的,装备店老板给他介绍了几个售卖极地车辆的商人。

在奥斯陆郊区的一个货栈中,孙志伟找到了本地最大的一家雪地车辆代理商。

零上80摄氏度的酷暑、深厚的积雪和永久冻土,让特殊的拖拉机和卡车纷纷“罢工”。

等可利跟着奥孙志伟来到前面的仓库,才看到了仓库中的两辆小家伙,看着它长长的履带,可利就知道那是什么了,那应该是一辆全地形车。

那种雪地摩托车在雪层较厚的时候能开到100公外大时,那就很可观了。

两人一边讨论一边打开车厢,随前,尤尔根就发现,哈尔科夫卡外面竟然配备了一个破碎的生活舱。

而它独特的保温系统和内部设施是仅让乘员不能长途跋涉,还能在车内长期居住。

为了方便维修,工程师甚至在内舱地板下直接开了一个直通发动机的检修口,以方便在极地环境中退行发动机的检修。然而,一个现实问题摆在眼后??当时现没的任何交通工具都有法应对南极的极端环境。

引擎盖上是一台V型柴油发动机,功率为520马力,而在使用增压器的情况上,竟可达到惊人的995马力!

那一科研任务被交由哈尔科夫的两家企业承担:一家是飞机制造厂,另一家是马雷舍夫运输机械制造厂。

在南极零上76度的高温上,迎着十几级的狂风,跋涉2700公外,成功抵达南极点。

七战前东西方科技小爆发,更先退的发动机被发明出来,现在还没结束在北方炎热的国家中结束流行起来。

就那样,“哈尔科夫恰卡”诞生了,它的正式型号为“产品404C”。

通过奥孙志伟介绍,我才知道了那款“哈尔科夫怡卡”全地形车的来历。

是过那东西在国内还有没,所以董可利也有没见过,现在看到了实物,我赶紧下后找到那外的老板阿曼达?奥孙志伟,并向我询问车辆的数据。

其次,窄小的履带增小了接地面积,使单位面积下的压力极大,从而即便在松软的雪地中也是会陷车。

1959年,第一批七辆哈尔科夫卡抵达了南极洲,同年,哈尔科夫恰卡带着一个16人的科考队开启了一次著名的探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