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山村尾。
靠山的田里,有两个村民趁早上凉快在种菜,他们俩有一搭没一搭的唠着嗑。
“哎,老魏一家子那病不会传染吧。”
“呸,你别乌鸦嘴啊。”
“他俩儿子昨天请了新的阴阳先生吧,连个黄袍子都不穿,也没见在村里做法,我看啊,就是来赚黑心钱的……”
“嘘,山上下来人了!”
“哎,那不是……怎么还多了个道士!”
“是毛山观那小子吧!”
其中一个眼尖的老头子,眼睛一亮,给张真言招了招手。
“二狗!你一直在山上啊!”
垂头走在后面的张真言听到,不好意思的应了一声,向那位老爷爷挥了挥手。
“哎!爷爷!是呀!之前在山上的!我下山出去闯荡闯荡!”
“噢!我们以为你早和你师父出去了……”
地里的大爷说完,瞧了眼张真言旁边的外乡人,就继续弯腰种菜。
他也没那么多闲工夫八卦,余光看着三个人逐渐走远。
从菜田走出,就能看见魏家的老屋子了。
张真言看到鱼九扭头过来打量他,不大情愿的开口解释。
“二狗是我小名……小时候被我师父领来村里养了几年,长大才起的道号。”
“村里的爷奶们,有的还是习惯叫小名。”
张真言站在村里的小道上,这条小道像一条蜿蜒的细绳,将整个村庄串联起来。路边生长着矮草,野生小草沿着小路,一丛丛、一簇簇地挨在一起。
而自己也是野草一样,不知父母何在,十几年前被师父领回村里,吃着百家饭混熟了脸,便上了山住在道观,整日只会种菜修道,过着与世隔绝的日子。
张真言看着四周的平房矮舍,和自己刚来村子时,已经大不一样了。不过,也可能是关于小时候的记忆,早就已经模糊了。
“张真言?”
“二狗!”
鱼九看他在恍神,叫了他一声。
张真言这才抬起头:“怎么了?”
鱼九不觉好笑。
他居然就这么接受了自己喊他的小名,有点憨憨。
“你想好了?去哪闯荡呢?”
鱼九看他只挎了一个侧包,下意识替他操心:“你有钱没啊?这小包也带不了多少东西,出门在外,吃穿住行,你可都得自己上心的呀!”
张真言不好意思地挠了挠鬓角。
“还好还好,我师父留了些钱财的。”
“其实……我想的是,先和你们去魏爷家一趟。毕竟魏爷以前对我还不错,我去打个招呼上个香。”
其实,他更想看看六爷要怎么解决魏家的怪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