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给我和鼓楼合影!”
“好!”
“我教你们怎么用相机。”
咔嚓~
许大海戴着墨镜,背对鼓楼,右手放在腰间,竖大拇指——标准拍照动作。
燕京鼓楼有大几百年的历史了,历经沧桑,多次重建,岁月留下的痕迹非常明显,也确实很破。
“走,进去看看!”
“这个楼是给谁住的?”
“当官的呗,肯定是大官。”
“咳,你俩嘀咕啥呢?这楼不是住人的,是古代报时用的,类似于古代的钟表。”
也就是燕京城内,有名的古迹建筑太多太多,比如故宫,雍和宫,恭王府,颐和园等等,对比之下,导致鼓楼名气小很多。
若是换个城市。
鼓楼也可以是着名景点。
3毛钱一张票。
许大海给了售票窗口里一块钱,给了三张硬质纸质票,还找回一毛,他随手把一毛钱递给离的近的小跟班,后者很高兴!
“下一个!”
“买学生票?光有学生证不行,还要系红领巾!”
“你跟我磨叽也没用,规矩不是我定的,回去拿红领巾吧,下一个!”
许大海看了看身后离开的学生,哦,原来学生票还有这项规定。
三人进入鼓楼,一层很空,顺着陡峭的长阶梯往上爬,来到二楼后,极目远眺,能看到老燕京城的大片景色。
景山公园,故宫,北海,以及大量的老胡同……
跟着许大海的两个半大小子,一个叫王粮,矮个,大眼。另一个个子高一些,不过性格相对内向,叫赵乐。
两人都是出生于1975年,今年实岁16。
“鼓楼外边看多了,这还是咱俩第一回来里边看啊。”
“是啊,那边是故宫?”
“嗯!马上就要跟着癫爷去海南了,癫爷的意思是,让咱们留在那儿,帮猴哥做事。”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燕京?”
两个半大小子,心中充满了对远行的期待,迷茫,畏惧,以及一丢丢不舍。
在他们眼中,猴子“王智”已经是成功人士,学习的榜样!
许大海收回目光,视线落在两个略显青涩的半大小子身上。
和后世不一样。
在这个年代,16岁可以算是大人了,有的已经结婚生子;有的接了父母的班,进了国有企业;还有的当了数年学徒工,快可以独立做事了。
“到了海南,踏踏实实的,多做少说,多看看王智是怎么做事的,多揣摩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