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赵老将军与邓镇东不等帝命就挥师东进,恐怕吴军就要直接拦在汉水狭道,阻止汉军东进。
如此,双方就相当于撕破脸了。
汉吴之盟是国家头等大事。
即使是丞相,也一定会与刘禅及群臣商量之后才能做下决定。
倘若真如丞相所言,孙权还没有打下东面的上庸、房陵二郡,直接进军西城,那么孙权的算盘打得真不可谓不响。
何也?
孙权明摆着想骗夺西城!
非但是骗大汉,同样也在骗西城太守申仪。
此外,令费祎、董允恍然大悟,又让刘禅叹为观止的是:
孙权这厮之所以敢这么做,就是在利用大汉的道德感与公信力,笃定大汉绝不会背盟败约,趁人之危!
一旦吴军在襄樊不敌曹魏,被打得南撤,诸葛瑾与步骘几万大军归路粮道虽然断绝,却也可以直接借道汉中撤走。
难道刘禅要趁吴之危,像曹魏接收黄权一样,把诸葛瑾、步骘的人马全部扣留在汉中?
怎么可能!
诸葛恪说诸葛瑾、步骘携五万大军而来,但这五万大军,数量真不真尚且不论,就算是真,十有八九也多是老弱病残及役夫徒隶,壮声势吓唬申仪用的。
扣留这几万无用之人,背上一个背盟败约的骂名,激起吴人愤怒,促使曹吴再次携手联盟。
但凡刘禅还有点理性,就不可能做出这事。
再则,诸葛瑾是丞相之兄,诸葛乔生父,其人又是道德君子,孙氏死忠,真被扣留在大汉,说不得要一死以谢君恩的。
到时怎么面对丞相?怎么面对诸葛乔?
不论于公于私,刘禅都奈何不了诸葛瑾、步骘这几万人。
一阵沉默。
丞相、费祎、董允,及至关兴、姜维等一众年轻小将,全都陷入了思索当中,一时都想不到当如何处置此事。
丞相看向天子,道:
“陛下,据臣所知,申仪族人家属,多有在洛阳为质者。
“依伪魏科法,守城百日而援军不至者,无连坐之罪。
“申仪久在西城,得士众心,断不会轻易降吴。
“臣以为,当先令赵车骑遣使潜至西城郡,许申仪以重利厚爵,不计前罪。
“如是,一旦吴军败于襄阳,则臣兄所统之军,粮草必断。
“届时,再命赵车骑、邓镇东引军东进围城,吴侯当无话可说,无计可施。”
刘禅思索稍顷,最后轻轻颔:
“便依丞相之言。
“先遣使报与赵老将军,使老将军遣使稳住申仪,不使其降吴。
“至于是否要等孙权败走,吴军断粮后再进军东三郡…朕以为或许不必如此。
“汉吴之盟不可轻破,于大汉而言如此,于区区东吴而言,难道不也是如此?
“赵车骑、邓镇东忧二国之盟有破裂之虞,遂千里请示,难道子瑜公与步子山又真敢不请而坏盟?”
176。xyz。176。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