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服小说网

屈服小说网>很平凡的一生吧? > 第693章 处理京兆伊府的事情(第1页)

第693章 处理京兆伊府的事情(第1页)

爆竹声还在京兆伊府的飞檐下回响,李星群握着李助加急送来的军报,指节发白。宣旨太监尖利的嗓音犹在耳畔回荡:“李星群治军无方,致归化营生乱,着令严责!若再有误,定当严惩不贷!”案头明黄的圣旨边角微微卷起,墨迹未干的朱批似有千斤重,压得他胸口发闷。

“明公,赵将军那边已整备完毕。”亲卫小心翼翼的声音打断思绪。李星群抬眼望去,窗外残雪映着暮色,二十万大军的旌旗正沿着官道蜿蜒如黑龙,赵新兰的赤色帅旗在风中猎猎作响。他深吸一口气,将圣旨收入檀木匣——赵受益虽雷霆震怒,到底没收回兵符,那句“着令赵新兰即刻进兵太原”,便是要他戴罪立功。

次日卯时,李星群身披紫袍立于府衙门前。归化营剩余的一万五千人列阵城外,铁甲在朝阳下泛着冷光,军阵中偶尔传来压抑的咳嗽声,似是还未从叛乱的阴霾中走出。城内一万守军整齐列队,长枪如林,目光却隐隐透着观望。

“诸位!”李星群的声音穿透晨雾,惊起檐下寒鸦,“萧屋质之乱,是我李星群之失。但朝廷既委我京兆伊重任,便容不得半点懈怠!”他猛地扯开官袍,露出内里染血的软甲,那是昨夜平叛时留下的痕迹,“归化营的兄弟听着,叛乱者已伏诛,既往不咎!只要肯效命,我李星群保你们衣锦还乡!城内守军听令,自今日起,凡玩忽职守者,斩!通敌叛国者,诛九族!”

话音未落,忽有探马疾驰而来:“报!太原敌军异动,似有援军将至!”李星群瞳孔骤缩,旋即冷笑——赵受益催战的圣旨来得这般及时,想必早料到北辽会插手。他转身望向城墙,玄甲军的“李”字旗正迎风招展,李助不知何时已立于城头,手中监军印信在阳光下闪着幽光。

“传令下去,归化营即刻修筑防御工事,守军加强城防巡查!”李星群翻身上马,腰间西华门佩剑与官印相撞,发出清越鸣响,“赵将军那边我自会接应,此战若不胜……”他环视麾下将士,目光如刀,“我李星群提头来见!”

马蹄声碎,残雪飞溅。李星群带着亲卫疾驰而去,身后,京兆伊府的城门缓缓关闭,将新年的喜庆彻底隔绝在外。二十万大军压境,太原城战火未燃,而他的战场,早已从城外的叛军尸首,延伸到了朝堂与沙场的双重绞杀之中。

正月初七的雪粒子砸在京兆伊府的青瓦上,发出细碎的声响。李星群正对着铜镜整理知府官袍,忽听亲卫在外急报:“明公!李助监军求见,说有十万火急之事!”

案几上刚端来的热粥还冒着热气,李星群转身时带翻了茶盏,褐色的茶水在青砖上蜿蜒成溪。李助大步踏入厅堂,玄色披风上落满雪粒,手中密报被攥得发皱:“明公,归化营叛乱了!萧屋质纠集五千人,企图血洗京兆伊府,幸被及时镇压!”

寒意顺着脊梁骨窜上头顶,李星群接过密报的手指微微发颤。还未等他细问,又有传旨太监的尖嗓门穿透风雪:“李星群接旨!”明黄圣旨展开,朱批的字迹刺得他瞳孔骤缩。年前王守忠参奏他“以私财赈济军卒、收买人心”,赵受益震怒之下,严斥其“居心叵测,着令即刻停手,若再逾矩,定当严惩”。

李星群捏着圣旨的指尖泛白,心中苦笑。他自掏腰包为归化营添置冬衣、分发口粮,不过是想让这群异乡人安心效命,却被曲解成谋逆之举。而此时,赵新兰派来催促进军的亲兵已在府外候了两趟,远处二十万大军的营帐在风雪中若隐若现,赤色帅旗被狂风撕扯得猎猎作响。

这二十万大军,是赵新兰以京兆伊府原有五万守军为根基,又整合了归化营剩余四万兵马,再从各州府抽调精锐,方才集结而成。营帐连绵数里,铁甲映着残雪寒光。

卯时三刻,校场上寒风如刀。一万五千名归化营残兵与一万守军列队而立,前者垂头盯着靴边未化的积雪,后者长枪斜指,眼神警惕。李星群踏过结冰的石板,官靴与地面碰撞出清脆声响:“萧屋质之乱,是我疏忽!但朝廷既信我能守京兆,诸位便是我身后的城墙!”

他抬手指向远方:“赵将军的二十万大军已枕戈待旦,太原之战箭在弦上。归化营的兄弟,戴罪立功者,既往不咎;守城将士,但凡有退缩者定斩不饶。”

马蹄声惊散檐下寒鸦,李星群将最后一份加急军报重重按在案头,烛火被震得晃了晃,在墙上投下他疲惫不堪的身影。窗外的天色早已漆黑,铜漏里的水声滴答作响,提醒着他又熬过了一个时辰。这已是他接任京兆伊临时知府的第七日,案头堆积的文书足有半人高,公文上积压的朱批红印,像极了未愈的伤口。

“大人,粮秣司又来催问军粮调拨的事了。”亲卫小心翼翼的声音从门外传来。李星群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喉间发出一声沙哑的叹息。自从下令调五台县的幕僚前来协助,他每日天不亮便开始批阅公文,直到深夜才能搁笔,九个时辰的高强度工作,换来的却是公文越积越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曾想请李助帮忙,可李助那头也抽不开身。归化营刚经历叛乱,人心惶惶,稍有不慎便可能再生变故。李助每日忙着整顿营伍、安抚士卒,还要防范齐军异动,分身乏术。

“让粮秣司明日再来。”李星群捏着发酸的手腕,强撑着精神,又抓起一份关于修缮城墙的奏疏。墨迹未干的纸张上,密密麻麻列着所需的木料、砖石和人工,可京兆伊府的库房早已见底,根本拿不出这么多银子。

“大人,城门守军来报,城外流民聚集,已达千人,请求处置。”亲卫的声音再次响起。李星群手中的笔一顿,墨汁在纸上晕染开来。流民问题本就棘手,如今战事在即,若处理不当,极有可能引发骚乱。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提笔写下几条处置意见:先开粥棚施粥,再派人甄别流民中有无奸细……

就这样,李星群在这漫长的一周里,如同深陷泥潭的困兽。每处理完一份公文,便有更多的事务涌来,堆积如山的政务压得他喘不过气。他常常望着窗外的残月,盼着五台县的幕僚能早些到来,盼着这场折磨能早日结束,可等待他的,依旧是明日堆积如山的文书和亟待解决的难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