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赵总,利用的就是这两人往前冲的性格。
邀请敖天王参加综艺节目,作为一个噱头,一定能吸引不少观众来收看这档节目,难道这一点赵总本人不知道吗?
他当年也曾经动过要邀请敖天王来参加综艺节目的念头的好嘛?!
但是最后他放弃了,因为——
“因为广电出台了新的规定,我不清楚你们知不知道,就是规定了一个娱乐圈项目,给艺人的酬劳不能超过项目制作成本的百分之四十。”
赵总把自己当初之所以会放弃这个想法的理由一股脑地全都说了出来。
“想要说服敖天王参加综艺节目,不可避免地需要更大的投入,要能够让敖天王心动,但给敖天王的越多,就意味着这个综艺本身的制作成本就要比原先更高,而电视台也好,视频网站也好,能承担得起的价格是有限的,就算他们再看好这个项目,看好敖天王,他们也不敢花那么多那么高的成本去购买一部综艺。”
“再好的综艺,没有电视台和视频网站去买,无法播出,就没有收入,没有收入,那整个综艺就会亏本……这是一个绝对会亏本的项目,尤其是按照贵公司这绝对不对外找赞助商的套路来的话。”
赵总把声音压低,说话的时候就跟劝说夏娃吃下苹果的毒蛇一样,狡诈又不怀好意。
他看着对面两个小年轻那亮晶晶的眼神,他知道,这两个人真的对这个综艺节目有兴趣了。
有兴趣好啊。
有兴趣了,就会去做了。
只要去做了,他们就会发现,这个综艺,真的就跟他说的那样,稳赔不赚。
到那时,看还有谁会再传说这两人是娱乐圈圈内的“娱乐之神”?!
96。卡在游戏里的第九十六天我酝酿新综艺……
与赵总的会晤结束,秦可和苟一点觉得自己此行颇丰。
当然,这个颇丰和盛典颁发给他们两个剧组的那接近二十个的奖杯没有任何关系,而是指赵总提供的这个综艺思路。
“我以前,总是觉得不能找那些个很有知名度的艺人参加节目,因为他们的人气值会带动收视率,进而带动同时期的广告收入和电视台、视频网站给出的收购价格,现在看来,当初的我,还是格局小了,赵总不愧是赵总,眼界格局不是我这种只当了两年老板的人能够比的。”
秦可一边在那里整理着刚才会晤的时候(对,在她眼里刚才那个晚宴就是个会晤),赵总说的那一席话,一边忍不住感叹。
连一直以“老子格局最大”著称的、从出生开始就没缺过钱的苟一点,对于赵总提供的这亏钱招数也是心服口服的。
“我们以前的思路都是,想尽办法让一部综艺火不起来,用这样的招数寄希望于亏本,但赵总,显然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只要我们钱花得够多,盈利就追不上我们亏本的步伐!”
首先要重申一点,就是秦家娱乐的所有综艺,冠名赞助商都会有且只有一个,就是秦家娱乐自己的产品,比如D站,且绝对不会再找别的赞助商。
所以他们的综艺节目,所有的收入都来自电视台和视频网站买播放权付出的钱和播出期间电视台和网站在广告费上的收入分成。
这些在之前也有提到过。
所以秦可和苟一点在做综艺的时候就一个固定套路,就是想破脑袋去想一个在他们看来绝对不会有人要看的综艺节目,然后争取让这个综艺节目没有电视台愿意买,买了播了,因为收视率低,也绝不会有人要看,那么广告费也不会高,以此来达到亏本的目的。
但显然,这样的套路不稳定因素太多了,万一这个综艺火了呢?
而且不知道为什么,明明放在别的游戏玩家身上,这种操作下的综艺节目真的是只有万分之一的几率会火,到了他们俩手里,几率就变成了百分之百!
就离谱!
“所以比起把所有精力花在想方设法弄一个能不能火主动权根本不在自己手里的综艺节目,不如像赵总说的那样,我们干脆搞一个制作成本超级超级大的综艺节目,成本大到按照市场价,不论最后广告费卖到多少钱,播放权卖的价格再高,都一定亏本!”
苟一点摸着下巴总结了赵总话里的意思。
此时,秦可已经把新的综艺方案给搞好,并打电话让陈相小助理和人事部部长房车表到办公室来了。
人员一到齐,秦总就开始和公司的主力军们商量起了新的综艺节目——
“我把这个节目的名称定为——《创业计划》。”
在场的剩下三人正襟危坐,听着秦总给他们安排的新项目。
“《创业计划》,顾名思义,就是一个拍摄嘉宾们创业的综艺节目,从把嘉宾们聚在一起开始,记录下他们创业的点点滴滴。”秦总用一句话大致概括了一下她的想法,然后等待着面前的三人提问。
陈相小助理率先举手:“创业的话,要创什么业呢?”
秦总摊手表示:“这个由嘉宾自己决定。”
“节目组会提供给他们一笔巨额的启动资金,并为他们定下创业的地点,但具体要买哪里的商铺,要最后做什么生意,那都由他们自己定,他们可以开饭店,也可以卖衣服,干什么都行。”
陈相小助理觉得挺好,有很多的未知性,从一个非业内人士纯观众角度来看,他是很喜欢看这种节目的——有一种在看主人公白手起家的创业小说的爽感。
别看这种创业仿佛难度很大,但其实并不会。